【中国,深圳,2021年9月23日】今日,在主题为“深耕数字化”的华为全联接2021期间,华为云重磅发布“天筹”AI求解器、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等一系列AI服务及实践案例,以技术创新加速企业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升级,推动AI落地千行百业。
如今,AI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正在走入企业核心生产系统,预计2025年AI对企业的渗透率可以达到86%。然而AI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碎片化、定制化、“作坊式”的开发模式,难以解决运筹学等复杂数学问题等,亟待AI技术的创新突破。
华为持续开放十万研发工程师、每年数百亿美金研发投入的成果,将人工智能、算法等根技术通过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千行百业的客户,让企业技术创新不需要经历漫长的周期和高强度的资源投入,不需要重复“造轮子”,而是通过云服务,就能像使用水电一样使用全球领先的数字技术,让创新触手可及。
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 突破业界运筹优化极限
数字化的企业在将AI应用于全链路的过程中,如果要实现全局协同和资源调度最大化,就要求企业能够全局考虑所有因素。例如,在运输、物流行业的装箱问题、城市交通路径规划和生产排产等问题中,企业要将万级到千万级的约束条件和变量,转换成为对万级到千万级变量方程组的求解。要解决这样复杂的数学问题,就需要引入求解器这项根技术,实现全局优化,进而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实现降本增效。

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CEO、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发布天筹AI求解器
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是将运筹学和AI相结合的商用求解器,因此突破了业界运筹优化极限:利用分布式并行加速技术,可解决亿级规模约束条件和变量的问题求解;速度最高可提升100倍;从传统方式的人工建模到AI智能建模,建模效率最大可提升30倍;将人工调参,改变为利用AI技术,基于历史数据自适应调优,效率最高可提升30%。在最新的全球权威的Hans Mittelmann单纯形求解器榜单中,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斩获第一。
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 大幅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新药研发通常要投入超过10年、超10亿美元,而成功率往往不足十分之一。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学习了17亿个小分子的化学结构,实现了对小分子化合物的深度表征,从而可以高效生成药物新分子, 计算蛋白质靶点匹配,预测新分子生化属性,并对筛选后的先导药进行定向优化,实现全流程的AI辅助药物设计;该大模型在20多项药物研发任务(包括新分子生成、属性预测、结构优化等)达到业界顶级水平(SOTA),可帮助医药企业大幅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CEO、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发布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
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依托于华为云医疗智能体EIHealth平台,基于华为云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旨在打造一个全栈、开放、专业的企业级医疗AI研发平台,让每一个医疗行业工作者都可以方便地利用AI解决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利用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设计出全新的广谱抗菌药物,先导药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到1个月,革命性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宣告了药物研发新时代的到来。
以技术创新助力企业深耕数字化 实现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2018到2021年间,全球8300家标杆企业中,全面拥抱数字技术的前10%企业,相比后25%企业,营收增速快了5倍。从预测来看,未来这个差距还会不断扩大,更深层次的数字化是领先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华为云在AI领域持续创新,已在电力、政务、石油、交通、医疗、矿业、农业等多个行业实践了超过600个项目,助力客户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开启行业创新。其中有30%的项目AI已经进入了企业核心生产系统,帮助客户盈利能力平均提升18%。
在浦发银行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浦慧云仓项目中,需要实现货物进仓与融资放款匹配、还款与货品出库联动。浦发银行应用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对叉车入库时的货堆进行精确计数,确保了货物入库的真实性;借助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小样本学习能力,大大节省了识别仓库中上百种外观不同箱体的样本采集和标注工作量,明显缩短了项目上线周期。
天津港是世界前十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近两千万箱。天津港与华为云合作,开发了新一代的港口智能计划平台。利用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天津港得以通盘考虑港口规划中千万级的约束条件和变量,完成整个港口计划仅仅需要10分钟,计划速度提升144倍;还能实现全链路协同,最大化调动所有资源,大幅提升了港口运转效率和作业效率。
海螺水泥将数据采集、实时优化等系统部署在华为云上,实现工厂智能化和绿色化。以日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为例,传统的生产控制系统参数多达124个,包括阀门开合控制、电流控制等,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员每30分钟动态调整一次;在一个管理2条生产线的控制室里,每班8名操作人员,四班总共需要32名工人工作。现在,辅以AI参数自动预判,同一控制室中每班只需要1名工人,效率提升了8倍,并且可实现更精确的参数调整,全年成本节省1千万美元。
在华为云看来,未来的智能世界将是全数字化、全云化、AI驱动。2021年,华为在各领域的研发投入将超过1300亿人民币。华为云的目标是帮助用户实现“深耕数字化,一切皆服务”,将华为各种创新技术转化为华为云上的各类云服务,让华为的研发投入能够为更多的企业所用、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实现跨越式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慕尼黑大学联合多所知名院校的研究团队发现,AI深度研究助手虽然能力强大,但存在严重安全漏洞。通过"计划注入"和"意图劫持"两种新攻击方法,这些AI助手可能绕过安全防护,生成比普通AI更详细、更危险的有害内容。研究测试了六款主流AI模型,发现在医学等敏感领域风险尤其突出。团队开发了新的安全评估框架并提出多层防护建议。
谷歌为Gemini应用和网页版发布SynthID检测器,允许用户上传图像判断是否由AI生成。但该功能局限性明显,仅能识别带有谷歌SynthID水印的Gemini生成图像。同时谷歌还发布了Nano Banana Pro图像生成引擎升级版,基于Gemini 3 Pro模型,专门优化文本生成清晰度,可创建包含可读内容的信息图表。
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针对AI推理安全系统的四种"黑科技"攻击方法,能以超过90%的成功率让最先进的安全防护失效。这些方法利用AI对话模板的结构性缺陷,从简单的符号插入到复杂的推理劫持,门槛极低但威力巨大。研究揭示了当前AI安全架构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在开源AI时代,这些漏洞的影响范围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