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2021人工智能计算大会(AICC 2021)上,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发布“源1.0”开源开放计划,这一全球最大中文巨量模型将以开放API、开放数据集、开源代码等多种形式为业界提供开放合作,人工智能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产业伙伴及智能计算中心用户可通过“源1.0”官网air.inspur.com提出申请,经审核授权后即可基于“源1.0”模型探索算法创新以及开发各类智能化应用。
浪潮宣布全球最大中文AI巨量模型"源1.0”开源开放计划
“源1.0” 开源开放计划将首先面向三类群体,一是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二是元脑生态合作伙伴,三是智能计算中心。面向第一类群体,“源1.0”将主要支撑在语言智能前沿领域的算法创新和方向探索;面向第二类群体,“源1.0”将主要支撑元脑生态伙伴开发行业示范性应用,如智能文本服务、语言翻译服务、内容生产服务等等,探索语言智能产业落地的“杀手级应用”;面向第三类群体,“源1.0”将作为算法基础设施,与智能计算中心算力基础设施高效协同,支撑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发展。
“源1.0”开放开源计划项目包含开放模型API,开放高质量中文数据集,开源模型训练代码、推理代码和应用代码等。同时,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将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开展针对国产AI芯片的“源1.0”模型移植开发工作。
为更好的支撑“源1.0”的开源开放计划,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将加强模型API和平台生态构建,开发支持高并发、高速推理的多种API接口,以支持各类用户对模型或功能的不同请求方式。同时,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也将大力运营“源1.0”开源开放社区,建立完善的开发反馈机制并加快模型迭代。
浪潮信息副总裁、AI&HPC产品线总经理刘军表示:“巨量模型应该成为普惠性的科技进步力量,让行业用户甚至是中小用户也能使用巨量模型寻求深度创新,促进业务可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浪潮开源开放‘源1.0’的初衷。我们希望与更多的产、学、研、用单位和开发者一起,从技术创新、场景融合、应用开发等各个维度,共同促进巨量模型的健康发展与产业落地。”
“源1.0”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中文AI巨量模型,其参数规模高达2457亿,训练采用的中文数据集达5000GB,相比GPT-3模型1750亿参数量和570GB训练数据集,“源1.0”参数规模领先40%,训练数据集规模领先近10倍。 “源1.0”在语言智能方面表现优异,获得中文语言理解评测基准CLUE榜单的零样本学习和小样本学习两类总榜冠军,测试结果显示,人群能够准确分辨人与“源1.0”作品差别的成功率已低于50%。
在AICC 2021大会现场,参会人员与“源1.0”进行实时互动,根据互动者给出的主题或者上联,“源1.0”会迅速作出诗歌或者对出下联。众多参会者在现场体验“源1.0”的诗词创作能力,体验者表示,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肯定看不出来诗歌是AI模型创作的,“重要的不仅能押好韵,而且更能写出中文诗的美妙意境。”
AICC参会者排队体验“源1.0”巨量模型的文学创作能力
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透露已启动新的巨量模型“源2.0”的开发工作,“源2.0”的开发会更注重协同创新,将与业内合作伙伴联合展开前沿探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研究科学家Alexander Wei宣布,公司一个未发布的实验模型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解决了六道题目中的五道,获得42分中的35分,达到金牌水平。该模型展现出类似人类数学家的推理能力,能够构建复杂严密的论证。这标志着AI在创造性问题解决方面的重要突破,不过该技术预计数月内不会公开发布。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与StepFun公司联合研究,成功让AI学会"边看边思考"的视觉推理能力。通过两阶段训练方法,先让AI在文字推理中掌握认知行为,再迁移到视觉任务中。开发的OVR模型在多项测试中创造新纪录,为AI教育助手、医疗诊断、科研分析等应用奠定基础。
本文探讨了判断AI是否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和人工超级智能(ASI)水平所需的问题数量。目前缺乏确定的测试方法来评估是否达到顶级AI水平。基于图灵测试的分析,作者提出仅通过少量问题难以全面评估智能水平。参考美国国会图书馆主题标引(LCSH)的40万个主题领域,如果每个领域提出1万个问题,将需要40亿个问题来全面测试AGI。这种大规模测试虽然在逻辑上合理,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巨大挑战。
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缓存驾驶"技术,通过修改AI模型的键值缓存而非重新训练,让小型语言模型瞬间获得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该技术仅需一次调整就能让模型展现逐步推理行为,计算开销几乎为零,在多个推理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还能实现推理风格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