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2022年8月17日】今日,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行者”)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联合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无人驾驶+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紧密合作,为进一步打造丰富的无人驾驶落地场景夯实基础,共同推进基于昇腾AI的全栈创新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行者CTO王肖、华为中国政企昇腾生态发展部部长史沛出席签约仪式。
智行者与华为联合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智行者CTO王肖表示:“在智能汽车时代,信息安全将像传统汽车的发动机一样,成为决定汽车安全驾驶的核心部件之一。我们非常高兴能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共同打造全栈创新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构筑创新的自动驾驶技术储备及研发能力壁垒。”
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 王肖
华为中国政企昇腾生态发展部部长史沛表示:“双方此次合作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开展全栈创新自动驾驶联合解决方案,在智能出行、智慧生活领域进一步赋能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未来,华为将与智行者共同探索更符合国内道路环境及应用标准的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汽车工业正借助自动驾驶实现新一轮的变革。在新一轮的变革中,汽车工业将不仅仅实现智能化与网联化,也将重塑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工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而这也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最佳契机。
智行者于2022年7月正式加入华为昇腾万里伙伴计划,并联合发布了全栈创新的无人驾驶大脑控制器,该方案基于昇腾AI加速引擎,将环境感知、定位规划、控制执行各自动驾驶算法、传感器及计算平台实现高效软硬一体化,有效将人从危险和繁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实现危险环境下的“无人驾驶”。
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和华为昇腾万里伙伴计划成员,智行者主动承担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重任,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积极布局自动驾驶全栈式解决方案的创新与研发,并坚持扩大传统无人驾驶落地的场景边界,为国内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及其在更多场景、更广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于智行者:
北京智行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行者)成立于2015年,聚焦无人驾驶汽车大脑的研发,致力于成为通用场景L4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已有员工近 500人,核心团队均来自清华大学汽车系,技术优势显著。公司已申请专利近 800件,并成功入选北京市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已获得厚安(厚朴/Arm)、百度、顺为、京东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
智行者的技术能力及产品能力均处于行业头部地位,完整打造了以软件、硬件、数据为核心的铁人三项,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大脑已成功赋能智能出行、智慧生活、特种应用等多个领域,逐步实现用无人驾驶大脑构建智慧生活的企业愿景,累计落地场景超过2800个点位,商业应用里程已超过500万公里,已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的批量化落地,商业化能力位于国内无人驾驶企业前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微软正式确认配置管理器将转为年度发布模式,并将Intune作为主要创新重点。该变化将于2026年秋季生效,在此之前还有几个版本发布。微软表示此举是为了与Windows客户端安全和稳定性节奏保持一致,优先确保安全可靠的用户体验。配置管理器将专注于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支持,而所有新功能创新都将在云端的Intune中进行。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