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强调央企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加快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
国务院国资委给出了方向:要夯实发展基础底座,把主要资源集中投入到最需要、最有优势的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更好发挥跨央企协同创新平台作用。
会议要求,中央企业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会议强调[要夯实发展基础底座,把主要资源集中投入到最需要、最有优势的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
强化需求牵引,加快重点行业赋能,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从基础设施、算法工具、智能平台到解决方案的大模型赋能产业生态。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国资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会上,10家中央企业签订倡议书,表示将主动向社会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首央企具备庞大的规模和强大的抗风险能力,这是其显著的优势之一。
在当前人工智能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国内还是国际而言,该领域都尚未达到成熟阶段。
在这一阶段,所需的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都是相当巨大的,这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尽管已经有一些民营企业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投入,但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或投入规模的问题,尚不能宣称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真正的领先地位。
因此,央企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央企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还具备雄厚的研发资金,这将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从科研的角度来看,投入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要素。在科技发展的现阶段,科研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品,缺乏经济基础的支撑将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科研成果。
因此,央企的加入将为我国的人工智能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此前据国务院国资委披露数据,去年央企研发经费投入达1.1万亿元,连续两年破万亿元。
国资央企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特别是加快央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
国资委数据显示,2022年中央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3%,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加档。
中央企业加快数字新兴产业培育,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
央企在AI领域的投资预期将有所增加,包括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并购重组等活动,旨在获取关键技术、市场份额和人才资源。
这一趋势与全球范围内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大投资的趋势相吻合。
目前,中央已给出明确指示,对于有设备更新换代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其积极性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加速形成正向循环机制。
众多中央企业正积极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各类生产场景,推动不同产业领域的提质增效。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力量,此次会议的召开预计将对二级市场中的多个相关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云计算、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服务等领域。
在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行业方面,随着中央企业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对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将大幅提升,这将直接推动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扩张,进而激发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潜力。
对于云计算行业而言,其发展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中央企业的这一战略将进一步增加对云服务的需求,为云计算行业的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随着AI+专项行动的推进和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服务等领域的相关服务提供商和技术提供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望实现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随着中美在AI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亟需加强在AI芯片、算力等核心领域的投入与发展,以应对相关风险和挑战。
然而,在全球AI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与海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根据最新数据预测,到2024年,国内几家主要企业的AI芯片出货量预计将达到75万张以上。
然而,与全球500到800万张算力卡相比,这一数字仅占全球市场的9%到15%。
同时,在应用层面,与美国相比,我国新推出的机器学习模型仍存在明显差距。
随着人工智能对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算力网络的供给不足将进一步推动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在此情况下,中央企业的加强AI投资将直接有利于国产算力、国产大模型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如交换机、芯片等。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底座安全性的考量将更为重要,因此,如海光信息、华为昇腾等国产算力供应商有望获得政策扶持。
同时,人工智能产业链中的算力调优、液冷散热、光模块、国产交换机等领域也有望随着国内智算中心建设的加速,进一步拓展其未来的业绩增长空间。
根据公开资料,2023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总额达到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
为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央企业精心遴选了91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并确定了107户企业作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的试点单位。
此外,还有117个智能工厂和304个优秀场景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伴随人工智能对当前的产业体系进行重构,在新型基础设施层面也开始进入到一个由GPU为主导或是GPU与CPU相互配合的智算时代,为我国重构自主计算体系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
部分资料参考:明源不动产研究院:《中央最新指示,国央企可以大干一场了》,新华日报财经:《[央企+AI],国务院国资委这样布局》,自主可控新鲜事:《[国家队]入场,带头推进国产算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arMax 作为美国最大的二手车零售商,年收入超过 265 亿美元。在 Shamim Mohammad 的领导下,公司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先者。通过建立强大的技术基础、优化数据策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采用产品运营模式,CarMax 正在重塑汽车零售的未来。Mohammad 的前瞻性领导力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使 CarMax 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优势。
数据中心对我们的数字生活至关重要,但也给环境带来负担。为应对生态挑战,数据中心正向可持续、可再生能源、高效技术和可回收材料转型。这一转变不仅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还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从"白色空间"到"绿色建筑"的转型,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碳排放,为行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Nvidia最近改变了GPU的定义方式,将单个芯片die视为一个GPU,而非之前的整个模块。这一变化可能导致Nvidia AI Enterprise许可证费用翻倍。新的HGX B300 NVL16系统现在被视为拥有16个GPU,而非8个,这可能使年度订阅费用从36,000美元增至72,000美元。Nvidia表示,这一改变源于技术原因,但也可能是为了增加软件订阅收入。
一项新研究表明,OpenAI 可能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使用 O'Reilly 出版社的付费图书来训练其先进的 AI 模型。研究发现,与早期模型相比,OpenAI 的 GPT-4o 模型对 O'Reilly 付费内容表现出更强的识别能力。这一发现引发了对 AI 训练数据来源和版权问题的讨论,同时也凸显了 AI 公司在寻求高质量训练数据方面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