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I公司跟用户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变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了。
因为一个大家可能从来不看的东西:
用户协议。
最近X(也就是以前的推特)和马斯克,就被这玩意,推上了风口浪尖。
原因是,X被发现“光明正大”的拿用户的帖子来训练Grok AI。
就是马斯克自己搞的那个大模型。
一些平台,拿用户的数据来训练自己的大模型,讲道理这是一件心照不宣的事情,没有谁能避免的。
但是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件悄悄的事情,大家也都是偷摸的打枪,从来不敢摆在台面上。
但是这一次,Grok和X,犯了众怒了。
他在没有任何公告、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偷偷的上线了一个协议,就是我要用你的帖子、你的数据来训练AI啦,而且这个条款,是默认选中状态,你是默认同意的。
入口隐藏的还极深,你要是不刻意的去找,基本不可能会发现。
最骚的是,你还只能用电脑的网页版才能关,你在手机上,直接找不到这玩意的入口,想关还关不了。。。
直到有用户偶然发现这事,给它爆了出来,直接就把所有用户情绪点燃了,相关讨论的热度迅速飙升,直接在X上,破了千万浏览。
底下的评论,那是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评论只有两个事,要么骂,要么问怎么关闭。
因为你这玩意入口真的藏的太深了,我自己都点了半天。
它在:更多 - 设置和隐私 - 隐私和安全 - 数据分享和个性化 - Grok里面。
X绝逼是故意的。
热度越吵越高,没办法,把官方逼了出来,终于承认了一下。并且以官方的口吻,来告诉大家怎么关。
但是通篇读下来,就有一种感觉:给你们这帮子用户能关闭的入口,是给你们的赏赐你们知道吗?别的公司都不给你选项你懂吗?怎么给你们选项了,还在这逼逼赖赖。
最搞笑的是,最近你去Google一下“AI”+“Grok”,出现的不再是Grok的研发进度,而是这件事,是拿用户数据训练AI的争议。
官方承认的当天不少媒体就迅速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然后你要是往下继续翻,10条有7条是指导用户“如何避免被X用于AI训练”的教程,感觉大家都在疯狂给自己“打补丁”。。。
当然,X肯定不是第一个,只是他们侵犯的用户群体足够庞大,影响过于重大,这事才炒到比较高的热度。
而没有被大家所看到的,不再“尊重”用户的案例,有更多。
比如Meta,想用对个人数据管的比较严的欧洲用户的数据,拿来训模型。搞了个隐私修改,如果用户选择不同意该隐私权政策则应该主动停止使用 Facebook 和Instagram等产品,否则均为接受新政策。
宣布在2024年6月26日生效,然后发出去没几天,就在欧洲掀起了舆论风格,欧盟直接出手,紧急叫停。
国内的WPS,去年11月,也把心思打到用户的文档上。偷偷摸摸在协议里加了一条:我们将对您主动上传的文档材料,在采取脱敏处理后作为AI训练的基础材料使用。
然后被喷到紧急发公告道歉改协议。
还有前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番茄小说AI事件。2024年6~7月,陆续有番茄小说上面的作家收到AI补充协议,要把作品喂给AI,通知你签个条款。
作家圈子直接就炸穿了,中下层作者纷纷加入战斗,一些万粉作家,在书内更新章节,直接写了离开番茄的声明,声泪俱下。
最终,引起了巨量的舆论海啸,几天后,番茄上线线解除相关条款的功能入口,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以上的例子,都是被大规模爆出来的有舆情,且得以善终的例子。
你说大家抵制AI吗?其实在上述的例子中,大家一点都不抵制AI,X上的用户跟Grok聊的有来有回,WPS的用户还是很喜欢用WPS AI,还是有很多作者眼巴巴的期盼着番茄小说的AI润色功能。
大家抵制的从来不是AI,而是你不声不吭,夺我知识取我记忆的行为。
生成式AI发展到今天,互联网的普通数据已经快被挖掘殆尽。
各平台上的大量用户自己的内容,就成了放在面前,最大的宝藏。
这就像明明三体人也没打过来,一群“组织”自己在内斗,一个个疯狂的军备竞赛囤积粮食,他们把这世界上公开的粮食都囤完了,但是还是要更多,于是冲到我家来,抢我家的粮食。
五大三粗的老爷们有的是明抢,踹开你家的房门,跟你说你家的粮食全部上缴我征用了。
还有的是直接从你家厨房里偷摸的拉根运输管道,以后你有多少他偷你多少。直到有天你发现不对,你想找他理论,他说:
管子就在你自己家里啊,你不想给你拔了就行,又不是不让你拔。
这才是大家,愤怒的源泉。
对于创作者尤其是写手画师来说,自己的作品不仅是心血,更是赖以生存的饭碗。
你冲人家里去,抢人家粮食,不给钱就算了,还直接把人饭碗砸了。
前不久,还有一件事,不过不是AI圈的,但是我觉得它很像。
是拼多多下面的海外电商平台Temu。
7月29日,由于平台罚款和扣货款等一系列问题,将近800多名中小商家,直接冲到了广州的Temu公司,进行维权。
因为修改后的协议罚款,因为不透明的规则,因为重压。
但是到底怎么划分,没有一个商家能知道,一切都是不透明的。
包括在Temu上,你买东西,还可以享受90天"不满意全额退款但无需退货"的售后政策,因为是海外物流,成本极高,有时候还不如不退货。
但是不退货就算了,商家还要接受数倍赔付金的惩罚。
比如你卖一件衣服,单价50,一件衣服的利润大概6块钱,5倍支付罚款,也就是意外着50块一件的衣服,要被扣250块钱,而且衣服还不退给你。
关键很多时候,还不是商家的问题,比如客户尺寸不合适,或者漏发了腰带什么的,Temu就直接调货发给客户,还要罚店家两倍的罚款。
于是,在重压之下,商家们终于忍无可忍,选择肉身冲锋Temu总部。
想起了庆余年中邓子越的一段话:
“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
技术进步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也无法忽视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所失去的东西。
现在的好消息是,人们的反抗在这几个事件中占了上风。
但是坏消息是,只是我们看到的事件中。
如果说Temu的重压,是来自于生存压力,在你签约的那一刻,你会受到平台的压迫,会让你的利益受损,但是你至少,有反悔的余地,你还可以,断臂求生。
但是AI的条款,如果在神不知道鬼不觉的情况下,你被签了。
那你丢掉的,可能不是短期内所能看到的利益。
而是作为独立的人的价值。
你过往的独特的表达,也都成为了一个数据点,一些数字,一串向量,成为了大集体洪流中的一部分。
关键是,未来如果这些AI,产生了收益,那这些也都跟你都毫无关系。
你更像一个被榨干了汁水的甘蔗渣,成了对AI没啥用的废品。
未来如何,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但是我只能说,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
保护好自己独特的一切。
在这个已经到来的。
黑暗森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宣布为Word和Excel推出基于OpenAI的AI代理模式,通过简单提示即可自动生成文档和分析数据。Word用户可享受"氛围写作"功能,利用现有文档组装报告和提案。Excel代理能分析电子表格数据并生成可视化报告。尽管在SpreadsheetBench基准测试中准确率仅为57.2%,低于人类平均水平71.3%,但微软强调其针对实际工作场景优化。此外,微软还发布了基于Anthropic的Office代理,显示其正逐步减少对OpenAI的依赖。
苹果与清华合作提出EpiCache技术,解决AI长期对话中的记忆管理难题。该方法将对话自动分割成话题片段,为每个话题建立专门记忆库,实现智能匹配和高效检索。实验显示,EpiCache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提高40%,内存使用减少4-6倍,响应速度提升2.4倍,为资源受限环境下的AI对话系统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
OpenAI为美国ChatGPT用户推出"即时结账"功能,用户可在对话中直接购买Etsy和Shopify商品,无需跳转至外部网站。该功能支持Apple Pay、Google Pay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计划接入超过100万家Shopify商户。OpenAI还将开源其代理商务协议技术,与谷歌的代理支付协议形成竞争。这标志着电商购物模式的重大转变,AI聊天机器人可能重塑在线零售发现和支付生态系统。
清华大学与英伟达合作提出DiffusionNFT,一种革命性的AI图像生成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正负样本进行学习,避免了复杂的概率计算,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提升25倍。研究团队在多项测试中验证了其优越性,不仅大幅提升了图像质量和文字渲染能力,还实现了无需分类器引导的高效训练,为AI图像生成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