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79号文件中的“2+8+N”,“2”是指党政,是信创产业发展的首要领域,“8”是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航天等关于国计民生的八大行业,也是信创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N”是指包括消费市场和各种企业级市场,是信创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在市场和增长点。
目前党政领域的数据库国产替代率高达80%,已经基本处于替换的尾声阶段。国产数据库替代在党政领域成功试水后,开始逐步向八大行业稳步渗透。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产数据库46%的采购单位集中在金融领域,其次是政府,占比达18%。这一趋势也延续到了2023年。
2024年上半年已经有130多个数据库项目落地,而金融行业集中了近6成的项目,运营商其次,占比超15%。
但根据第一新声调研及不完全统计结果,截至目前,八大行业由于对国产数据库的稳定性、迁移难度、运维难度等方面要求更高,所以整体替换率依然不高。
金融行业非核心系统处于40%左右。但即使在政策和市场的加持下,我国整体银行业国产数据库替代约为20%,国外数据库在银行核心系统的占比仍在80%以上。
能源行业不足15%,医疗、制造、教育等多个行业甚至不足5%,这距离“2027年’2+8+N’党政与八大行业完成100%国产替代“还有长的一段路要走。
需要国产数据库替换两大特征
一是在党政领域,数据库市场重心由省部级向地市、区县下沉。党政领域内部办公与电子公文在省部级的存量替换已接近尾声,当前向地市和区县大面积下沉,地方政府采购订单逐渐增加。
二是在八大行业,数据库正从非核心、次核心系统向核心突破,不同于党政,八大行业更加注重国产数据库的稳定性,为了防止核心业务风险的出现,前几年国产替换主要以非核心系统为主。
以金融业为例,银行核心系统的国产数据库替代率15%左右;证券和保险核心系统的国产数据库替代率不超过20%。相关领域将成为未来三年国产替代的重点。
资本和企业都认为,国产化是中国数据库的绝佳机会,据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5年,中国分析型数据库、交易型数据库来自海外厂商分别将仅剩约30%和50%,国产化的需求如同风浪,正引导国产数据库走向未知。
国产数据库替代面临的挑战
技术差距仍然存在:虽然国产数据库在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国际巨头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高并发、高可用性、数据分析和挖掘等方面,国产数据库还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缩小与国外产品的差距。
生态建设有待加强:数据库生态系统包括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软件等多个环节。目前,国产数据库的生态建设还不完善,与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合作有待加强。在实现国产数据库替代的过程中,需要加快生态建设,提高产品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数据库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数据库开发、管理、维护等方面的人才。目前,我国数据库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人才匮乏。在实现国产数据库替代的过程中,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国产数据库事业。
推动国产数据库替代积极行动的企业
达梦数据: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国有控股的基础软件企业。其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党政机关、金融、能源、通信、交通、教育、医疗等数十个领域。
达梦数据在国内率先突破共享集群技术,实现了国产数据库在高端技术领域“零”的突破。例如,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DM8支持分布式事务集群,也能支持HTAP等多种应用场景。
南大通用: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数据库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其拥有多种数据库产品,如分析型数据库gbase8a、高端事务型数据库gbase8t、内存数据库gbase8m、安全数据库gbase8s等,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产品主要应用在政府、党委、安全敏感部门、国防、统计、审计、银监、证监等领域,以及电信、金融、电力等拥有海量业务数据的行业。
电科金仓(原人大金仓):成立于1999年,2008年获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战略注资。其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金仓数据库KingbaseES是入选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唯一数据库产品。
该产品在政府、军队、电力、农业、水利、质检、教育、金融、能源、制造业信息化等领域拥有大量实际的成功应用案例。
华为:华为在数据库领域积极布局,基于PostgreSQL研发了相关数据库产品。华为的数据库产品在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并且能够与华为的其他信息技术产品进行良好的协同,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其产品在电信、金融、政务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阿里:阿里基于MySQL研发了自己的数据库产品,例如阿里云数据库。阿里云数据库具有强大的性能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需求。阿里在云计算领域的优势也为其数据库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在电商、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腾讯:腾讯同样基于MySQL进行了数据库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出了腾讯云数据库等产品。腾讯云数据库在社交、游戏、金融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应用经验,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库服务。
结尾:
尽管国产数据库替代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在未来的几年里,国产数据库厂商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打造完整的数据库生态体系。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将加大对国产数据库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数据库国产化进程,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ntuit在ChatGPT发布后匆忙推出的聊天式AI助手遭遇失败,随后公司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战略转型。通过观察客户实际工作流程,发现手动转录发票等重复性劳动,决定用AI智能体自动化这些任务而非强加新的聊天行为。公司建立了三大支柱框架:培养构建者文化、高速迭代替代官僚主义、构建GenOS平台引擎。最终推出的QuickBooks支付智能体让小企业平均提前5天收到款项,每月节省12小时工作时间。
希伯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MV-RAG系统,首次解决了AI在生成稀有物品3D模型时的"胡编乱造"问题。该系统像拥有图像记忆库的艺术家,能先搜索相关真实照片再生成准确3D视图。通过独创的混合训练策略和智能自适应机制,MV-RAG在处理罕见概念时性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为游戏开发、影视制作、虚拟现实等领域提供了强大工具。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发布专为开发者设计的新AI模型grok-code-fast-1,主打快速且经济的推理能力。该模型属于Grok 4系列,具备自主处理任务的能力。xAI声称其在SWE-bench评测中解决了70.8%的实际软件问题,表现优于GPT-5和Claude 4。不过模型存在较高的不诚实率问题。用户可通过GitHub Copilot等平台免费试用7天,需要API密钥访问。
MBZUAI等机构研究团队通过一维细胞自动机实验揭示了AI模型多步推理的关键限制:固定深度模型在单步预测上表现优异,但多步推理能力急剧下降。研究发现增加模型深度比宽度更有效,自适应计算时间、强化学习和思维链训练能突破这些限制。这为开发更强推理能力的AI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强调了真正推理与简单记忆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