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德赛西威发布《2024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这也是继2017年上市后其在二级市场的首次定增。定增金额大不仅与德赛西威的三个项目所需资金有关,也离不开过去几年逐渐积累的经营压力。其中,净利润率与销售毛利率不断下降,尽管前者在上半年有所回正,但仍与前几年差距明显。此外,不断积压的存货导致了不断增大的存货跌价准备。
除经营挑战外,汽车电子尤其是智能座舱市场正面临残酷竞争,当德赛都开始定增决战下一程的时候,“中间商”角色如何寻求新一轮增长就成为了各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IPO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赛西威都没有进行股权融资。
今年9月7日,德赛西威发布《2024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这也是德赛西威继2017年上市后在二级市场的首次定增。
在本次定增中,德赛西威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5亿元。
募集资金分别计划投入德赛西威汽车电子中西部基地建设项目(一期)18亿元,投入智能汽车电子系统及部件生产项目19.8亿元,智算中心及舱驾融合平台研发项目7.2元。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募集到45亿元,德赛西威还需要自己堵上12.43亿元的资金窟窿。
图片来源:2024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
虽然这是德赛西威上市7年来的首次股权融资,但是资金数量之庞大,已经超过IPO募集资金的两倍。
在汽车电子领域,如此大规模的资金募集比较少见。一方面彰显了德赛西威决战下一阶段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与其在当前环境下承受的资金压力与竞争态势有关。
作为汽车电子行业成功转型的代表企业,德赛西威一向在身位上领先。
但从2021 年开始,包括增收不增利、净利润率不断下降等诸多压力开始汇集起来。净利润指标上,2021年净利润为8.70%,到2023年则降为7.06%。
德赛西威在不久前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净利润止住下降趋势,同比增长0.21个百分点,达到7.17%,但与2021年上半年9.05%的净利率尚有差距。
制图:芯流智库 数据来源:Wind
除此之外,销售毛利率仍未在下坡中踩住刹车。2024年上半年,德赛西威的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与净利润率类似,销售毛利率的滑铁卢之旅也是自2021年开始。
存货方面,规模仍在增长,到2024年6月30日已经达到35.74亿元。
截止到2024年上半年,其存货规模已经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峰,也相应带来了巨额存货跌价准备。
2023年,德赛西威的存货跌价准备已经超过2亿元。2024上半年,德赛西威的存货跌价准备又增加七千万,总存货跌价准备突破3亿元,已经对利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图片来源:德赛西威2023年年报
图片来源:德赛西威2024年半年度报告
在以上基础下,此次定增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德赛西威的资金确实难以支撑其对三个项目的计划投资。
截止到2024年上半年,德赛西威在手货币资金为7.72亿元。根据现金流量表,其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38亿元,情况堪忧。
募集45亿元资金的背后,不仅是对未来计划的考量,更是试图采取措施积攒“存粮”,迎战下一阶段更残酷的身位争夺战。
近年来,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持续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24-2029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585亿元。相比于2023 年,增长了612亿元的市场空间。
但偌大的蛋糕也引来诸多厂商瓜分。
除了对自研向来颇有兴趣的主机厂、跨领域横向整合的算法或芯片商,消费电子领域也有诸多新面孔选择转型加入鏖战,这一赛道的变数还有很多。此外,德赛西威还要面对诸如华阳电子、车联天下、亿咖通以及和硕/广达等来自海内外其他竞争对手的挤压。
当然,德赛在目前阶段的领先身位仍然明显。2024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为1347亿元,相较于2023年增长近300亿元。
制图:芯流智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在德赛西威的主营产品中,有70%左右属于智能座舱产品,而智驾域控也是德赛早有布局的核心业务。
2024年上半年,德赛西威在座舱域控供应商排名中位居第一,占据15.2%的市场份额。
制图:芯流智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从这个排名看,取得第一宝座的德赛西威已经与前十大供应商所占份额相差不大,市场集中度较小,这也意味着座舱域控市场的实际还格局未定。
举例而言,目前,德赛西威的智能座舱业务主要有小鹏和理想两个大客户,但小鹏已选择捷普电子作为代工厂,未来理想也不排除将会采用代工模式。
技术壁垒逐渐被打破的当下,车企依靠多供应商压价甚至是寻找代工厂几乎成为普遍趋势。
当德赛都开始定增决战下一程的时候,“中间商”角色如何寻求新一轮增长就成为了各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上游要取悦芯片制造商,下游依赖主机厂带动销售增长,毛利率面临压力,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再加上汽车电子尤其是智能座舱市场群狼环伺,德赛西威这波大额定增的预期效果仍有待考量。
腰尾部挣扎生存问题,头部忧心增长问题,是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给Tier1们的重要考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一加正式推出AI功能Plus Mind和Mind Space,将率先在一加13和13R上线。Plus Mind可保存、建议、存储和搜索屏幕内容,并将信息整理到Mind Space应用中。该功能可通过专用按键或手势激活,能自动创建日历条目并提供AI搜索功能。一加还计划推出三阶段AI战略,包括集成大语言模型和个人助手功能,同时将推出AI语音转录、通话助手和照片优化等工具。
北航团队推出Easy Dataset框架,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和角色驱动的生成方法,让普通用户能够轻松将各种格式文档转换为高质量的AI训练数据。该工具集成了智能文档解析、混合分块策略和个性化问答生成功能,在金融领域实验中显著提升了AI模型的专业表现,同时保持通用能力。项目已开源并获得超过9000颗GitHub星标。
预计到2035年,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440TWh,相当于整个加利福尼亚州的用电量。AI工作负载预计将占2030年数据中心需求的50-70%。传统冷却系统电机存在功率浪费问题,通常在30-50%负载下运行时效率急剧下降。采用高效率曲线平坦的适配电机可显著降低冷却系统功耗,某大型数据中心通过优化电机配置减少了近4MW冷却功耗,为13500台AI服务器腾出空间,年增收入900万美元。
卢森堡计算机事件响应中心开发的VLAI系统,基于RoBERTa模型,能够通过阅读漏洞描述自动判断危险等级。该系统在60万个真实漏洞数据上训练,准确率达82.8%,已集成到实际安全服务中。研究采用开源方式,为网络安全专家提供快速漏洞风险评估工具,有效解决了官方评分发布前的安全决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