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又创新高!
第三季度,中芯国际实现营收156.09亿元,同比增长32.5%,环比增长14%;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56.4%;扣非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32.1%。
2024年11月7日晚,大陆晶圆代工龙头厂中芯国际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达21.7亿美元,环比上升14%,毛利率提升至20.5%。
第三季度,中芯国际实现营收156.09亿元,同比增长32.5%,环比增长14%;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56.4%;扣非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32.1%。
中芯国际第三季度按应用分类,收入占比分别为:智能手机24.9%、电脑与平板16.4%、消费电子42.6%、互联与可穿戴8.2%、工业与汽车7.9%。
纵观各地区的营收贡献占比,来自中国区的营收占比为86.4%;美国区的占比为10.6%,欧亚区占比为3%。
按晶圆尺寸分类,三季度12吋晶圆营收占比为78.5%,8吋晶圆营收占比为21.5%。从产能方面来看,中芯国际月产能由2024年第二季度的83.7万片8吋约当量晶圆增加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88.425万8吋约当量晶圆。第三季度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至90.4%,销售晶圆212万片8吋约当量晶圆,同比增长38.1%。
营收同环比双增背后,是12英寸产品产能的提高。据介绍,其三季度新增2.1万片12英寸月产能,促进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平均销售单价上升。整体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至90.4%(今年Q1其产能利用率达80.8%,Q2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至85.2%,上年同期为77.1%),毛利率提升至20.5%(上年同期为18.3%)。
总体来看,中芯国际三季度的月产能环比5.6%增加至88.425万片(8英寸约当量晶圆)。
展望下半年,中芯国际有望受益于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平台的持续复苏,以及12英寸产能持续扩产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提升,经营业绩有望实现逐步复苏,长期发展动能充沛。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