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屏时代真的来了?香港团队研发可品尝的VR设备!
说到“味觉VR”的技术核心,它依赖于一种名为“离子导入”(iontophoresis)的化学传递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水凝胶传递化学物质和离子,同时耗电量极低。在安全性方面,这款设备的电压限制为2伏,远低于人体安全极限(30伏),所以使用时完全无需担心安全问题。

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领域,沉浸式体验一直是科技发展的核心目标。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反馈,技术不断突破。然而,当你戴上VR设备,看到美食广告、听到美味的煎牛排滋滋声,却无法亲自感受食物的味道时,是不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现在,这个缺憾有了解决方案。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正努力填补“味觉”这一沉浸体验的空白。他们最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推出了一款全新“舔屏”设备,这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与虚拟世界互动的方式。
这款设备看起来像一个棒棒糖,但功能远超普通糖果。通过嵌入在水凝胶中的食品级化学物质,它可以产生九种味觉,包括甜、咸、酸,以及樱桃、百香果、绿茶、牛奶、榴莲和葡萄柚等多种风味。当电压施加到水凝胶时,味觉化学物质被释放,与舌头的唾液混合,模拟真实的味觉体验。
更妙的是,用户还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味道强度——电压越高,味道越浓郁。这种设计不仅为VR增添了“可口”的新元素,也让人对未来的数字美食体验充满期待。
说到“味觉VR”的技术核心,它依赖于一种名为“离子导入”(iontophoresis)的化学传递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水凝胶传递化学物质和离子,同时耗电量极低。在安全性方面,这款设备的电压限制为2伏,远低于人体安全极限(30伏),所以使用时完全无需担心安全问题。
研究团队在研发过程中测试了多种味觉模拟方法,比如通过电刺激舌头来产生味觉信号。但相比之下,离子导入技术不仅更安全,也更加高效和便携。

研究团队意识到,嗅觉和味觉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这款设备中增加了嗅觉反馈。除了味觉生成的水凝胶外,他们还添加了七个独立的气味通道,让用户在品尝虚拟食物时,也能闻到它的香气。
配合VR头显、运动捕捉和无线通信技术,这款“味觉棒棒糖”能够在虚拟和现实世界中同步位置,让体验更加真实。例如,当你在虚拟现实中品尝一块草莓蛋糕时,你的舌头不仅能感受到甜美的果香,还能闻到蛋糕散发的浓郁奶油气息,仿佛真的置身于一家顶级甜品店。
为了让设备轻便易用,团队使用超薄电路板和3D打印尼龙外壳,将设备重量控制在15克左右,和一颗普通的Tootsie Pop糖差不多。设备的味觉水凝胶可以持续使用一小时,但随着使用时间增长,凝胶会逐渐缩小,味觉生成的效率会下降。这也是研究团队未来改进的方向之一。
目前,团队还在研发更多的味觉通道以及更长效的味觉生成技术,力求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持久的体验。
-
健康与医疗:设备可以用来测试味觉能力,就像听力测试和视力测试一样,为健康诊断提供新工具。
-
电商购物:在虚拟杂货店中,你或许可以在购买前品尝每种食品的味道,免去“买回来不喜欢”的烦恼。
-
教育与娱乐:孩子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探索不同食物的味道,而不用真正接触到食物本身,这对于培养饮食习惯或避免食物过敏具有重要意义。
从视觉、听觉到触觉,再到如今的味觉,虚拟现实的沉浸式体验正在从科幻变为现实。尽管目前这款“味觉棒棒糖”还有一些技术限制,例如味觉水凝胶的使用时间较短,但这无疑是数字味觉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谁知道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仅能在虚拟世界中看到和听到,还能真正“尝到”全新的体验。而这款来自香港的“味觉棒棒糖”,无疑为这种未来蓝图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入口。
如果你是一位科技爱好者,这款设备会让你感叹科技的无穷魅力;如果你是一位美食家,它可能会让你重新定义对“美味”的理解。未来已来,你准备好舔屏了吗?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阿里云第九代企业级ECS实例g9i不到150天服务超2万家客户,现在已有接近3万用户。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