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这张AI成绩单,透出了2025年AI行业三大机会点
百度发了一张2024年AI成绩单,涵盖百度在大模型、智能体、AI应用等领域的多项AI奖项。透过这份AI成绩单,我们或许能通过百度做AI的思路总结出一些布局AI的重点方向,找找明年做AI的机会。
过去一年,国内基础大模型持续迭代,应用落地高速发展,激烈的大模型竞赛中,只有不断深耕技术能力才能跑出来。以百度为例,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超15亿,自去年12月首次披露以来增长30倍。这一快速增长的趋势,亦是国内乃至全球大模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日,百度发了一张2024年AI成绩单,涵盖百度在大模型、智能体、AI应用等领域的多项AI奖项。透过这份AI成绩单,我们或许能通过百度做AI的思路总结出一些布局AI的重点方向,找找明年做AI的机会。
这第一大机会,便是智能体,将发展成为AI应用主流形态。
尽管大模型的技术进步令人瞩目,但其真正的产业价值仍需通过AI应用来得以实现。只有将大模型的强大能力深度融合于实际业务场景中,通过智能化改造与流程优化,才能有效释放千行百业的数据潜能、产生价值。
而智能体技术,便是连接产业与AI技术的关键纽带之一。
“智能体是我最看好的AI原生应用发展方向。”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表示,智能体最明显的特点是门槛足够低,谁都能上手,天花板又足够高,可以做出非常复杂,非常强大的应用。
作为AI领域最为前沿的应用方向,智能体之所以会发展成为主流AI应用,在于它的门槛非常低,让人人都可触达AI红利。智能体不似其他技术一般被束之高阁,而是让更多没有代码基础能力的人,借助智能体的能力,可以做到会说大白话就能做出应用来。
在百度的文心智能体平台,普通人也能通过低代码甚至无代码的方式,加入到开发AI应用的队伍中来,只需要几句话,就能够打造自己的专属智能体,并实现从知识库集成到复杂任务处理的一站式服务,让专业知识借助智能体完成商业的转化。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能赚到钱的“风口”。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正在将智能体作为重点关注的领域。12月11日,谷歌正式发布了其迄今最强大的AI模型,官方表示这是为专为智能体时代设计的大模型,为此谷歌也推出了三个新的AI智能体原型:通用大模型助手Project Astra、浏览器助手Project Mariner、编程助手Jules。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强调:Gemini 2.0的发布标志着谷歌在构建通用助手的愿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加明确了智能体在人类通往AGI的关键意义。
除了百度和谷歌,微软、腾讯、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全球科技公司,也都在布局智能体相关的技术与应用。以百度为例,目前文心智能体平台已汇聚15万家企业和80万开发者,先一步实践的百度已为行业打样。11月,文心智能体平台入选2024年度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
可以说,在AI这条赛道上,用一句“英雄所见略同”来形容对于智能体发展的希冀,并不为过。智能体应用的爆发,将是未来数以百万计AI应用的繁荣。
这一年,AI技术逐渐从“炫技”阶段过渡到以“实用性”为核心。衡量一个AI应用的价值只需看起来非常朴实的两个字——“有用”。
“超级有用”的应用之所以能成为行业的核心趋势,正是因为它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并为用户和行业带来显著的价值提升。正如李彦宏所言,AI时代,不是要推出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打造出数百万的“超级有用”。
2025年将是AI技术全面融入产业的关键之年。伴随着智能体和无代码工具的进一步普及,让AI从专业领域走向更广泛的产业化应用成为可能,使“超级有用”的应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百度世界2024上,百度发布了无代码工具“秒哒”, 进一步降低了AI开发的门槛。“秒哒”让普通用户也能参与AI应用的构建,将创意快速转化为应用。推出秒哒,是百度为助推AI应用爆发提供技术基础的一项“打地基”工程,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AI应用。
这一年来,AI对于行业渗透的速度远超想象,千行百业中更是有无计其数的场景与五花八门的需求,它们都是亟待AI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也让“超级有用”的应用会先于“超级应用”一步出现。2025年不一定会出现月活数亿的“超级应用”,但一定会成为AI应用爆发之年,谁能先找到用户的刚需,做出“超级有用”的应用,就能抓住这一波机会。
AI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行业格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关于AI对产业的改变行业改造,李彦宏曾做出判断:大模型对于ToB业务的改造会是非常深刻和彻底的,比互联网对于ToB的影响力要大一个数量级。
在产业落地方面,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步伐很快。数据显示,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已帮助企业精调3.3万个模型,开发77万个应用。这张AI成绩单显示,在IDC报告中,百度智能云以7项满分的成绩,获得中国生成式AI应用开发平台综合评分第一。
让AI应用在千行百业爆发,“无行业不AI”的最终实现,仰赖技术和工具基础。
模型能力首当其冲,最终能脱颖而出的AI应用一定是基于最强的基座大模型的。过去一年,各大模型厂商都在卯足了劲儿去提升自己的模型能力。值得期待的是,百度计划在2025年初推出新版文心大模型,这将进一步提升基础模型能力,为AI应用的全面爆发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AI行业注定进入全面爆发的新时代,智能体的普及、“超级有用”的应用崛起,以及AI在企业与个人场景中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行业向前的三大主轴。在这一过程中,以百度为代表的科技巨头正扮演着开路先锋的角色,推动AI普惠,让每个人都切实享受到AI红利。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