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基于生成式AI技术的升级版数字助手Alexa+邀请名单持续扩大。这项于今年2月首次发布的服务现已覆盖超过100万用户,亚马逊周一向TechCrunch确认了这一消息。不过,Alexa+尚未面向公众开放。
亚马逊目前正在处理等待名单,向最初注册测试该服务的客户发送邀请。过去几周内,许多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收到Alexa+试用邀请的消息。该服务借助AI技术提供更自然、个性化的交互体验,并具备智能家居集成和扩展功能。
Alexa+在早期访问期间免费使用,后续将对Prime会员免费开放。非Prime用户在正式发布后需支付每月19.99美元的订阅费用。
亚马逊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新系统的邀请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分批发放。截至2025年5月,亚马逊CEO安迪·贾西透露Alexa+已覆盖超过10万用户,相比已售出的6亿台Alexa设备仍占极小比例。自那时起,用户数量显著增长。
Alexa+代表着亚马逊在消费级生成式AI体验领域的重要尝试,旨在最终实现商业化盈利。
尽管亚马逊通过Alexa驱动的Echo设备创造了智能家居语音助手市场,但未能将这一优势转化为盈利业务。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服务兴起,Alexa近年来失去光彩。与现代AI相比,Alexa显得笨拙、受限且功能不足。
Alexa+旨在为数字助手带来全新功能。该服务允许用户使用更自然的语言与助手对话,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需求。例如,用户可以说"这里太冷了",Alexa就会调节智能恒温器。用户还能更轻松地创建例程、搜索Ring摄像头录像、中断或转换与助手的对话等。
体验更加个性化,系统会保存用户偏好并记住喜好,从最爱的歌曲到食谱等各个方面。
凭借生成式AI组件,Alexa能够总结用户分享的长邮件、创作独特的睡前故事、根据学习指南生成测验、制作旅行行程、提供智能家居活动摘要,并回答其他问题,类似AI聊天机器人的响应方式。
此外,助手还能帮助用户执行特定操作,如购买演出票、预订餐厅、在关注商品降价时发送通知等。该功能的初始合作伙伴包括OpenTable、Ticketmaster、Uber Eats、Tripadvisor、Grubhub、Yelp、Priceline、Viator、Thumbtack、Atom、Fodor's等。
在早期访问阶段,Alexa+将首先在美国的Echo Show 8、10、15或21设备上提供。随着时间推移,将扩展到更多Echo客户、Fire TV用户和Fire平板用户。
受邀试用该产品的客户反馈不一,有些用户称赞该服务比Siri更先进,而另一些则认为仍有待完善。一些早期评测也持后一种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Alexa+目前尚未完全发布,但已接近成熟。亚马逊表示,此前公布功能的近90%已经推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oreWeave发布AI对象存储服务,采用本地对象传输加速器(LOTA)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高速传输对象数据,无出口费用或请求交易分层费用。该技术通过智能代理在每个GPU节点上加速数据传输,提供高达每GPU 7 GBps的吞吐量,可扩展至数十万个GPU。服务采用三层自动定价模式,为客户的AI工作负载降低超过75%的存储成本。
IDEA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了ToG-3智能推理系统,通过多智能体协作和双重进化机制,让AI能像人类专家团队一样动态思考和学习。该系统在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优异,能用较小模型达到卓越性能,为AI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新路径,在教育、医疗、商业决策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谷歌DeepMind与核聚变初创公司CFS合作,运用先进AI模型帮助管理和改进即将发布的Sparc反应堆。DeepMind开发了名为Torax的专用软件来模拟等离子体,结合强化学习等AI技术寻找最佳核聚变控制方式。核聚变被视为清洁能源的圣杯,可提供几乎无限的零碳排放能源。谷歌已投资CFS并承诺购买其200兆瓦电力。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提出SPARK框架,创新性地让AI模型在学习推理的同时学会自我评判,通过回收训练数据建立策略与奖励的协同进化机制。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推理、奖励评判和通用能力上分别提升9.7%、12.1%和1.5%,且训练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一半,展现出强大的泛化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