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公司专注于制造机器人,或开发帮助机器人移动、抓取物体或与周围世界互动的硬件组件。而OpenMind则专注于底层技术。
这家位于硅谷的初创公司正在为人形机器人构建一个名为OM1的软件层,充当操作系统。该公司将自己比作机器人领域的安卓系统,因为其软件是开放的且与硬件无关。
OpenMind创始人、斯坦福大学教授Jan Liphardt向TechCrunch表示,人形机器人和其他机器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并且能够执行重复性任务。但现在,人形机器人正在为需要更多人机交互的用例而开发,比如在家中使用人形机器人,它们需要一个更像人类思维方式的新操作系统。
"突然间,这个世界正在开启机器能够以我从未见过的方式与人类互动的可能性,"Liphardt说。"我们坚信这不仅仅关乎人类,我们真正将自己视为一家促进机器与人类协作的公司。"
OpenMind在周一发布了一个名为FABRIC的新协议,允许机器人验证身份并与其他机器人分享上下文和信息。
Liphardt表示,与人类不同,机器几乎可以瞬间学习,这意味着为它们提供更好的连接其他机器人的方式将使它们更容易训练和吸收新信息。
Liphardt举了语言的例子,说明机器人如何相互连接并分享如何说不同语言的数据,这将帮助它们更好地与更多人互动,而不需要人类直接教授每种语言。
"人类认为能够与地球上任何其他人互动是理所当然的,"Liphardt说。"人类在我们周围建立了大量基础设施,使我们能够信任他人、给他们打电话、发短信、互动协调并一起做事。当然,机器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OpenMind成立于2024年,正准备在9月前交付首批10台搭载OM1系统的机器狗。Liphardt表示,他坚信要将技术推向市场,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迭代。
"我们完全预期所有使用这些四足机器人的用户会回来告诉我们一长串他们不喜欢或想要的功能,然后我们的任务就是非常快速地迭代和改进机器,"他说。
该公司最近完成了由Pantera Capital领投的2000万美元融资轮,Ribbit、Coinbase Ventures和Pebblebed等战略投资者和天使投资者参与投资。
现在,该公司专注于将其技术推向用户家庭并开始产品迭代。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让机器人走出去并获得反馈,"Liphardt说。"我们公司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进行这些测试,以便能够快速识别最有趣的机会,让今天机器人的能力与人类需求实现最佳匹配。"
Q&A
Q1:OpenMind的OM1操作系统有什么特点?
A:OM1是OpenMind为人形机器人开发的软件操作系统,类似于机器人领域的安卓系统。它的特点是开放且与硬件无关,专门为需要更多人机交互的应用场景设计,能够让机器人以更像人类的思维方式工作。
Q2:FABRIC协议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A:FABRIC是OpenMind发布的新协议,允许机器人验证身份并与其他机器人分享上下文和信息。由于机器几乎可以瞬间学习,这个协议能让机器人更容易相互连接、训练和吸收新信息,比如分享不同语言的数据来更好地与人类互动。
Q3:OpenMind什么时候会推出产品?
A:OpenMind计划在2024年9月前交付首批10台搭载OM1系统的机器狗。公司采用快速迭代的策略,先将产品推向市场获得用户反馈,然后根据用户需求快速改进产品功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