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开源之光:DeepSeek-V3划重点
DeepSeek-V3 采用了 671B 参数 MoE 架构,配备约 37B 激活单元,训练使用14.8T Token数据。
一路走来,从一个低调、但能引起行业普遍降价的选手,到现在的国产+开源之光引发全球瞩目。最近刚刚其最新的DeepSeek-V3发布后,海内外一片刷屏。本篇就划几处重点:
一句话介绍:DeepSeek-V3 采用了 671B 参数 MoE 架构,配备约 37B 激活单元,训练使用14.8T Token数据。
数学能力 / MATH 500、AIME 2024 等测试:显著优于 Claude 3.5 Sonnet 和 GPT-4o;
代码能力 / Codeforces: 同样优于其他主流大模型,刷新了SOTA。
3、极佳训练成本优势:总计消耗了 278.8 万 GPU 小时。按照 NVIDIA H800 每小时 2 美元的租赁价格计算,训练成本约为 560 万美元。(相比之下,Llama 3模型的计算消耗了3930万H100小时...)
低训练成本可能是本次DeepSeek-V3在海外产生的最大反响的一点:
DeepSeek-V3的训练仅使用了2048张H800 (然而,H800 的互连带宽较低:300 GB/s,对比 H100 的 900 GB/s,这在训练过程中可能成为性能瓶颈,因为节点间的通信效率会受到影响,为此DeepSeek提出了多种优化方案,例如自主研发通信内核而非依赖张量并行,以及采用混合精度(FP8)训练等技术来提升效率。)
(搬运官方信息)通过算法和工程上的创新,DeepSeek-V3 的生成吐字速度从 20 TPS 大幅提高至 60 TPS,相比 V2.5 模型实现了 3 倍的提升,为用户带来更加迅速流畅的使用体验。
最后,根据Artifical Analysis的独立测评报告“A new leader in open source AI”:
DeepSeek-V3在其Quality Index榜单上超过GPT-4o,仅次于o1和Gemini 2.0 Flash,与Claude 3.5 Sonnet持平。
在此前DeepSeek-V2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其核心技术创新MLA(可见开源模型社区又一位重量级选手掀桌子),这些技术在V2得到验证后,现在也成为了V3的技术核心。此外互联网上,包括大神Andrej Karpathy也给予了极高评价:
应该表示祝贺!Congratulations to DeepSeek,也祝那些真正走在星辰大海路上的选手创造更多佳绩!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CoreWeave发布AI对象存储服务,采用本地对象传输加速器(LOTA)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高速传输对象数据,无出口费用或请求交易分层费用。该技术通过智能代理在每个GPU节点上加速数据传输,提供高达每GPU 7 GBps的吞吐量,可扩展至数十万个GPU。服务采用三层自动定价模式,为客户的AI工作负载降低超过75%的存储成本。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提出StateX技术,通过"记忆扩容"方式解决RNN模型记忆有限问题。该技术采用后训练改造策略,无需从头训练即可显著提升AI的长文本处理和信息记忆能力。实验显示,改造后的模型在记忆密集型任务上提升3.36%,"大海捞针"测试准确率从26%提升至42%,为AI模型优化提供了经济高效的新路径。
谷歌DeepMind与核聚变初创公司CFS合作,运用先进AI模型帮助管理和改进即将发布的Sparc反应堆。DeepMind开发了名为Torax的专用软件来模拟等离子体,结合强化学习等AI技术寻找最佳核聚变控制方式。核聚变被视为清洁能源的圣杯,可提供几乎无限的零碳排放能源。谷歌已投资CFS并承诺购买其200兆瓦电力。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HURRO历史文献识别系统,可处理跨越22世纪、46种语言的古代文献。该系统基于CHURRO-DS数据集训练,包含近10万页历史文档。CHURRO在印刷和手写文档识别上分别达到82.3%和70.1%准确率,超越最好的商业模型,成本仅为其1/15.5,为历史文献数字化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