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周鸿祎发布了一条视频,称其粉丝数即将达到1000万,他准备给粉丝送车。
在视频中,周鸿祎表示,其粉丝数量即将突破1000万大关,为了回馈粉丝的支持,他计划送出一批汽车作为福利。然而,在选择送何种车型时,他陷入了纠结。
不过,我们也发现,在黄子韬送车后,他遇到了很多网络上的攻击,粉丝也在不断减少,这让我们不禁要问,送车真是一个好的营销方式吗?
周鸿祎送百万豪车?
在视频中,周鸿祎称,“黄子韬前几天送车的活动已经做完了,送的是十三万的车,一共送了三十台。这事情搞得我就比较苦恼,因为我是想着送吧,送稍微贵一点的车,比如说仰望U8吧,一辆车一百多万,也得抵得上十几辆了。华为的S9、M9也都得四五十万、五六十万。所以到底是数量少一点价格贵一点,还是数量多一点价格便宜一点呢?大家在评论区帮我出出主意啊。”
周鸿祎的这番言论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积极建言献策,有的建议分设不同等级的奖项,覆盖各种档次的车型;有的则认为选择一款性价比较高、安全智能的新能源汽车更为合适;还有人开玩笑说送一千辆五菱宏光,粉丝数量或许能破亿。
值得关注的是,周鸿祎宣布送车活动的视频发布后,其粉丝数量迅速增加。据统计,截至视频发布后不久,其粉丝数量已经突破了1000万大关,并持续上涨至1093万(截至发稿前),半日之内涨粉超过百万。这一增长速度无疑证明了周鸿祎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除此之外,周鸿祎宣布送车活动也引发了汽车厂商的关注。不少汽车品牌纷纷表示愿意提供赞助和支持,希望借此机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曝光度。
然而,市场分析认为,流量只是品牌宣传的一部分,产品的技术、质量和经营战略才是影响品牌销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汽车厂商在参与此类活动时需要理性看待其带来的效益和影响。
黄子韬送车后掉粉超百万
1月10日,艺人黄子韬在直播间送出30台车。据了解,黄子韬曾因承诺送车涨粉超3000万,10日晚其粉丝数更是突破了4500万。
黄子韬社交平台账号发布的信息显示,本次送出的车为宝骏云海纯电500km续航款。该车型官方售价在123800元/辆,因为直播抽奖属于有奖销售内容,要求不能超过5万元,所以最终只能送出汽车使用权。
汽车品牌方发布的抽奖说明显示:“车辆使用权届满后,用户应交还车辆。”黄子韬透露抽奖送出的30台车中有15台是品牌方赞助的,另外15台是自己购买的,他还请了杭州互联网公证处公证人员见证。这条抽奖说明被不少网友吐槽,不少参与活动的网友认为这“吃相难看”,使用期满还要还回给品牌方。
1月12日,话题#黄子韬掉粉超百万#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截至1月13日8时30分,黄子韬社交账号粉丝量降到4160万。对此,黄子韬回应:“如果没有抽中所有人都取关的话,说实话我会非常失望伤心。不要让我体会突然站得很高,又突然跌下来的感觉。”
对此,网友认为他格局太小:“涨了快3000万粉丝,只要不掉完,怎么都是赚,黄子韬还是得失心太重了。”“本来就为了车而去关注的,那没有得到取关就是必然啊!”“炒热度罢了,中奖粉丝只享有汽车5年的使用权。”
其实,大部分的人都相信黄子韬的初心是好的,他还捐出了10辆车给妇女基金会。加上之前的公益行为,可以说是一位资深的公益人。希望大家不要道德绑架,送礼物本就是一种情分,而非义务。多些理解与包容,才能让这份善意传递得更远,让直播间的氛围重回温暖与和谐 。
写在最后
其实,明星或者企业家送车也是为了自己的人气更上一层楼,而网友们则更在乎自己有没有抽中,但毕竟中奖者是少数,这一结果也会引起很多网友的不满,因此,事件后的“网络声讨”也随之发生,这应该送奖人是在发布抽奖之前就应该有预判的,相信在周鸿祎送车后也将迎来一轮掉粉潮,这就是游戏规则的体现。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这类戏剧性事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与文化动态的重要路径。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更深入地审视明星活动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探讨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持真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四川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当前先进的AI模型在面对信息不完整的数学问题时,缺乏主动询问澄清信息的能力,更倾向于基于假设给出答案。
中南大学等机构联合发布TextAtlas5M数据集,包含500万图像-文本对,专门解决AI长文本图像生成难题。该数据集平均文本长度148.82词,远超现有数据集,涵盖广告、学术、教育等真实场景。配套的TextAtlasEval基准测试显示,即使最先进的商业模型也面临显著挑战,为AI图像生成技术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从11岁就梦想造人形机器人的Bernt Bornich,用'huggable'形容他的Neo Gamma机器人——这个能举起150磅的66磅'运动员',正以家庭为试验场突破AI学习瓶颈:'工厂20小时就触及学习天花板,而家庭环境的多样性才是通往AGI的钥匙'。
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创建了史上最难的AI视觉测试ZeroBench,包含100道精心设计的视觉推理题目。在这项测试中,包括GPT-4o、Claude、Gemini在内的20个全球最先进AI模型全部得了0分,暴露了当前AI在基础视觉理解上的严重缺陷。研究发现AI主要在计数、空间推理等基础任务上失败,而非逻辑推理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