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索公司Perplexity已向Google提出收购Chrome浏览器的报价,金额约为345亿美元,这一价格几乎是其自身估值的两倍。
该公司发言人确认,这家成立近三年、估值约18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已提议支付345亿美元收购Chrome浏览器及相关的Chromium开源项目。所需资金将由未具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提供。值得注意的是,Perplexity刚刚推出了基于Chromium的自主浏览器Comet。
Google方面暂未对此收购提议作出回应。尽管这家搜索巨头目前没有表现出出售Chrome的兴趣,但如果美国地方法官阿米特·梅赫塔认为这是恢复搜索市场竞争的合适补救措施,Google可能被迫出售Chrome。
一年前,经过10周的法庭审理,梅赫塔法官裁定Google通过非法手段垄断了在线搜索服务市场。他预计将在本月底前决定适当的补救措施。强制剥离Chrome是正在考虑的方案之一,这一可能性令Mozilla感到担忧,也引起了潜在搜索竞争对手的兴趣。
在审理期间,据报道ChatGPT产品负责人尼克·特利表示,如果Google被迫出售Chrome,OpenAI将有兴趣收购。同时,OpenAI据称也在准备推出自己的浏览器。Google已表示计划对法院裁决提起上诉。
根据StatCounter数据,Chrome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网络浏览器,全球市场份额约为67.9%。这相当于在全球56.5亿互联网用户中拥有约38亿用户,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分发渠道,其潜在受众规模甚至超过了Facebook。
基于AI的搜索可能取代传统关键词搜索的可能性,给Perplexity和OpenAI等AI企业,以及微软等过去的垄断者带来了希望,这些公司一直在努力从Google手中获得市场份额。
微软在2023年为其Bing搜索服务添加了AI功能,但初期效果不佳,也没有实质性改变搜索市场格局。这可能与Google的反制措施有关,即推出AI Overviews——这家搜索巨头将AI应用于搜索的自主方案。
尽管Perplexity备受关注(更不用说面临的版权诉讼),但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根据美国司法部在搜索案审理中提交的OpenAI竞争情报文件显示,2024年12月Perplexity日处理消息量为2000万条,而Google的AI Overviews每日处理5.95亿次查询,约占Google估计的83亿次日搜索查询量的7%。
OpenAI的ChatGPT似乎是更有力的搜索竞争者。这项去年10月进入搜索市场的聊天机器人服务,据称在日查询量上以微小优势超越了Google AI Overviews。不过审理文件中的具体超越幅度被删减,且尚不清楚Google AI Overviews自审理以来是否有所增长。
尽管仅凭AI尚未重塑搜索市场,但科技行业普遍预期Google将因法院裁决而受到削弱,这不仅源于梅赫塔法官监督的搜索案,还有美国地方法官莱奥妮·布林克马4月份的在线广告裁决,以及美国地方法官詹姆斯·多纳托去年10月的Android裁决。
结果是新一轮浏览器大战的爆发,老牌浏览器制造商在其产品中添加AI功能,而AI公司则推出浏览器来分发其AI服务。除Vivaldi外,几乎每家浏览器制造商都在添加或试验生成式AI服务,基于用户需要自然语言交互和自动化的预期。
现在,决定游戏规则的权力落在了梅赫塔法官手中。
Q&A
Q1:Perplexity为什么要花345亿美元收购Chrome浏览器?
A:Perplexity是一家AI搜索公司,Chrome拥有全球67.9%的市场份额和约38亿用户,是极其强大的分发渠道。通过收购Chrome,Perplexity可以获得比Facebook还大的潜在受众群体,有助于其AI搜索服务与Google竞争并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Q2:Google会同意出售Chrome浏览器吗?
A:Google目前没有表现出出售Chrome的兴趣,并计划对相关法院裁决提起上诉。但如果美国法官认为出售Chrome是恢复搜索市场竞争的合适补救措施,Google可能被迫出售,因为法官此前已裁定Google通过非法手段垄断了在线搜索服务市场。
Q3:AI搜索能够挑战Google的市场地位吗?
A:目前效果有限。微软2023年为Bing添加AI功能但没有实质性改变市场格局,Perplexity日处理2000万消息,而Google AI Overviews日处理5.95亿查询。只有OpenAI的ChatGPT在日查询量上稍微超越了Google AI Overviews,被认为是更有力的竞争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oreWeave发布AI对象存储服务,采用本地对象传输加速器(LOTA)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高速传输对象数据,无出口费用或请求交易分层费用。该技术通过智能代理在每个GPU节点上加速数据传输,提供高达每GPU 7 GBps的吞吐量,可扩展至数十万个GPU。服务采用三层自动定价模式,为客户的AI工作负载降低超过75%的存储成本。
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研究员尼古拉·斯克里普科开发了IFEval-FC基准测试,专门评估大语言模型在函数调用中遵循格式指令的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是GPT-5和Claude Opus 4.1等最先进模型,在处理看似简单的格式要求时准确率也不超过80%,揭示了AI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局限性。
谷歌DeepMind与核聚变初创公司CFS合作,运用先进AI模型帮助管理和改进即将发布的Sparc反应堆。DeepMind开发了名为Torax的专用软件来模拟等离子体,结合强化学习等AI技术寻找最佳核聚变控制方式。核聚变被视为清洁能源的圣杯,可提供几乎无限的零碳排放能源。谷歌已投资CFS并承诺购买其200兆瓦电力。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MinerU2.5文档解析模型,仅用12亿参数就在文本、公式、表格识别等任务上全面超越GPT-4o等大型模型。该模型采用创新的两阶段解析策略,先进行全局布局分析再做局部精细识别,计算效率提升一个数量级。通过重新定义任务标准和构建高质量数据引擎,MinerU2.5能准确处理旋转表格、复杂公式、多语言文档等挑战性内容,为文档数字化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