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在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指导下,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上海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成果发布会”在上海市黄浦区城运中心成功举办。上海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赵奇,上海市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沈山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惠丽,华为中国区副总裁曹泽军,华为云与计算BG副总裁周跃峰等共同发布“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成果”,助力上海市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迈出上海城市智能体落地的关键一步。在起航仪式上,发布各方同时提出,以本次发布为基础,携手打造100个上海城市智能体落地的创新场景,发展100家城市数字化转型伙伴,共同推进上海城市智能体建设,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上海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项目发布仪式 —
本次发布由上海市黄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与华为联合创新,选取上海南京路上著名历史建筑南京大楼作为城市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进行试点,基于城市智能体参考架构,依托华为云和Openlab平台,融合华为云、大数据、AI、边缘计算、5G等多种先进技术,联合电科数字、维智等生态伙伴一起,共同打造了一个城市智能体数字孪生创新场景。其中,通过空间地理数据、大楼平面/立面/切面/管线CAD图纸、建筑效果图/实拍图等相关资料,对大楼和周边进行了超精细建模,利用3D渲染引擎实现了大楼外观、内部结构和周边街道的视觉还原。同时,为了满足市场主体和政府管理主体实时数字化的管理要求,通过接入政府业务数据、专业机构数据、物联感知数据、门店管理数据、环境数据等多维实时动态数据让大楼“活”起来。实现了基于1:1“活”的大楼数字孪生,以生命体、有机体这样的视角对大楼进行感知和管理。另外,还构建了系统化的生命体征体系,支持直观清晰地看出大楼存在的显性及隐性问题,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实时预判、实时发现、实时处置。
为了更好地让创新的ICT技术与城市治理结合,真正融入到城市治理各个环节中,在去年12月15日的“智慧上海·进而有为”上海城市峰会上,上海城市建设各方主体正式联合发布了“城市智能体”。但如何让它真正落地,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当前最主要的课题。本次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成果的发布,是推动上海城市智能体落地的第一步。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未来的超大城市治理新模式下,城市运行的每一个最小管理单元都是一个智能的生命体。通过相互之间的联接和聚合,最终构成一个完整、复杂、有机的城市生命体。华为公司将与上海市政府一起,联合行业伙伴,共同努力,把这种模式打造成标杆,复制到整个上海市,乃至全国、全球。通过城市智能体的建设,最终在上海实现“感知一栋楼,联接一条街,智能一个区,温暖一座城”的美好愿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Hugging Face推出开源工具Yourbench,允许企业创建自定义基准来评估AI模型在其内部数据上的表现。这一工具通过复制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基准的子集,以极低成本实现了对模型性能的精确评估。Yourbench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更贴合实际需求的AI模型评估方法,有望改善模型评估的方式。
Cognition AI 推出 Devin 2.0,这是其 AI 驱动的软件开发平台的更新版本。新版本引入了多项功能,旨在提升开发者与自主代理之间的协作效率。最引人注目的是,Devin 2.0 的起价从每月 500 美元大幅下调至 20 美元,使其更易于普及。新功能包括并行 Devin、交互式规划、代码库搜索等,有望提升开发效率并增强用户控制。
安迪·卡拉布蒂斯是一位杰出的CIO,她的职业生涯横跨多个行业和地区,经历了多次变革时刻。她在福特和通用汽车锻炼了领导力和技术专长,后来在戴尔、拜奥根和国家电网等公司担任高管,推动战略创新。本文总结了她对IT领导者核心技能的见解,包括战略沟通、情商、协作、远见卓识、变革管理和敏捷性等,对当今IT领导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边缘 AI 计算将使人形机器人、智能设备和自动驾驶等应用从数据中心和云端服务器解放出来,转移到制造车间、手术室和城市中心等场景。它能实现低延迟和自主决策,使 AI 无处不在,推动工业设施全面自动化,彻底改变商业和生活方式。边缘 AI 正在快速发展,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相关硬件和软件平台,未来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