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传统的药物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人员,花费十到十五年的时间,以及数十亿美元的研发经费。近年来药物研发领域的技术变革,得益于冷冻电镜、DNA编码化合物库、各种组学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药物研发领域产生了海量数据,而AI技术可以更深入地挖掘这些数据,所以IT和BT的融合可能成为新药研发新的范式。
譬如,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院士和杨海涛教授团队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解析出全球首个高分辨率Mpro蛋白结构,并在第一时间发布,极大促进了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工作。在此基础上,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攻关团队,开展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化学合成和抗新冠病毒活性测试,获得了一系列活性化合物(包括老药和新分子实体),有些化合物已在美国进入临床研究,部分成果发表于Nature和Science杂志。
6月18日,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人工智能&数据)在上海举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郑明月博士将在会上发表《新冠疫情分秒必争,AI提升10倍筛药效率》主题演讲,介绍当前药物筛选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AI药物研发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展示“云+ AI”端到端赋能药物筛选的全流程。
会上,郑明月研究员将介绍与华为云团队开展的多个基于华为云医疗智能体EIHealth 的AI药物研发合作项目,如从一级序列预测蛋白质结构的iPhord算法用于药物靶点早期研究,药物重定位AI预测算法,使用多组学自动建模工具AutoOmics快速发现生物标志物,用个性化联邦学习整合算法FedAMP实现药企数据高效安全整合,使用华为云针对组学数据的自动AI建模工具AutoGenome精准预测药物属性等。
据了解,中科院上海药物联合华为云团队开发的大规模药物虚拟筛选云服务,利用华为云端万核超大算力,可实现十倍的药物筛选效率提升;服务内置原创的iFitDock算法,可同时实现刚性和柔性对接,真实反映蛋白质的生理状态和功能;服务内提供亿级规模、最大的人工可合成药物库DrugSpaceX药物筛选库,可追溯反应路径,快速实现药物生成。该服务能够为医药企业、科研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助力新药研发。
更多AI大规模药物筛选服务进展,请关注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人工智能&数据)。
6月18日,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人工智能&数据)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库、华为云Stack等热点话题,携手来自全球的IT精英、技术大咖、先锋企业、合作伙伴共话前沿技术,发布华为云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分享行业最佳应用实践,探讨企业智能升级的成长之道。创新普惠,一路前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DC数据显示,Arm架构服务器出货量预计2025年将增长70%,但仅占全球总出货量的21.1%,远低于Arm公司年底达到50%市场份额的目标。大规模机架配置系统如英伟达DGX GB200 NVL72等AI处理设备推动了Arm服务器需求。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达到创纪录的9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1%。IDC将全年预测上调至3660亿美元,增长44.6%。配备GPU的AI服务器预计增长46.7%,占市场价值近半。
斯坦福与哈佛研究团队通过创新的"层次贝叶斯框架",首次从理性分析角度解释了AI学习策略转换机制。研究发现AI会在"记忆型"和"理解型"两种策略间理性选择,转换规律遵循损失-复杂度权衡原理。该理论框架仅用三个参数就能准确预测AI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表现,为AI系统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AI正在重塑创业公司的构建方式,这是自云计算出现以来最重大的变革。January Ventures联合创始人Jennifer Neundorfer将在TechCrunch All Stage活动中分享AI时代的新规则,涵盖从创意验证、产品开发到团队架构和市场策略的各个方面。作为专注于B2B早期投资的风投合伙人,她将为各阶段创业者提供关键洞察。
这项研究汇集了来自斯坦福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隆德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多所世界顶尖学府的11位医学专家,共同构建了医学AI领域的首个多模态情境学习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