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生活”是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今天已经在体育赛事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落幕,大家也一起见证了各项赛事中运动健儿的精彩表现。而在精彩的体育赛事背后,是无处不在的科技创新在支撑。如今,从开闭幕式、场馆建设、场馆运营、赛会组织、观赛体验、疫情防控等各个环节,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科技企业, 通过最新的人工智能、5G 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支撑着从安全、训练、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到场馆运行、观赛体验等有效运行。
旷视是一家聚焦物联网场景的人工智能公司。基于业界领先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实力,旷视打造出软硬一体化的AIoT产品体系,面向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提供行业解决方案。近日,至顶科技采访了旷视科技冬奥项目工程师张长胜,分享了旷视科技通过自身AI技术优势,如何全面深度的参与到奥运场馆的智能化升级建设中,为运动员、观众和工作人员带来全新的参赛、观赛和运营体验。
为了让运动员、观众和工作人员享受到科技奥运带来的全新体验,旷视很荣幸能够发挥自身AI 技术的优势,全面、深度地参与到鸟巢、冰立方、冰丝带、五棵松体育馆、首都体育馆、延庆冬奥村等奥运场馆和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建设中。旷视将安心、便捷、智能的AI应用体验,渗透到奥运赛事的各项细节之中。
“从区域智能防疫理念,到精准定位的AI+AR智能导航,再到奥运场馆的智慧化建设,旷视提供的一系列便捷、精准、高效的 AI 技术应用,将大幅度地提升运动员、观众和工作人员的参赛、观赛和运营体验。” 张长胜讲道。
新冠疫情下的体育赛事,安全健康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场全球性的盛会,安全健康始终是奥运各参与方关注的重中之重。为了将新冠疫情的风险降到最低,本届冬奥会运用了一系列科技手段,实现了整个赛事的闭环管理。而这其中,便有 AI 技术的智慧加持。旷视打造的“区间智能防疫系统”,实现了快速的无感测温与健康核验功能,将防疫信息检测速度从分钟级提升到秒级,全方位助力闭环区域的科学防疫。
其中旷视明骥智能测温系统凭借旷视自主研发的轻量级、低功耗、高性能的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ShuffleNet,让AI算法模型保证识别精度的同时又运行在边端设备上成为可能。系统可在疫情时期快速部署于各类公共场所高密人流场景,实现非接触式AI辅助筛查疑似发热人员,可实现多人同时测温通行,可自动识别未佩戴口罩人员并预警,检出率高达99.6%,最远支持4米距离非接触式无感测温通行,支持防疫体系高效运行。
“在智能测温方面,旷视的明骥测温系统在五棵松体育馆、首都体育馆进行了部署,值守在场馆快速通行通道口,用人工智能技术筑起科技抗疫的防线。在该系统辅助下,只需要少数工作人员即可完成大量的人员体温排查,在大幅度提升检测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张长胜谈道。
智能防疫现场部署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作为全球影响最大的体育盛事,需要大量的运动场馆来支撑多个项目进行,北京冬奥会上鸟巢、冰立方、冰丝带、五棵松体育馆、首都体育馆等奥运赛场会是开闭幕式到赛事比赛的重要场馆。每个场馆结构不同、如何让能够容纳数万人的各个场馆更好的运行,AI+AR智能导航系统将发挥重点作用,通过AI 技术应用,能够来提升运动员、观众和工作人员的参赛、观赛和运营体验。
AI+AR智能导航实现以人为本,精准体验
旷视科技为奥运赛事的比赛场馆带来了一位 “智能向导”, 如果您有幸进入“鸟巢”观看开幕式,或者拿到了“冰丝带”的速滑观赛门票,您将率先体验来自旷视的“智能向导”提供定位精准、随叫随到的引导服务。这位新上岗的向导,是一套融合了AI和AR技术的智能应用。进入场馆后,只需要通过网络连接到 AR 导航应用,打开摄像头,就能实时享受到智能引导服务。
当置身大型场馆中,找座位、洗手间和商超,常常有“摸不到门,找不着北”的困扰。通过打开AR导航应用,只需用摄像头对准周围环境,选取要前往的目的地,系统就可以直接获取当前位置的定位信息,和前往目的地的路径导航,在 AR 实景叠加的路线、路标、箭头指引下,帮助用户轻松找到目的地。
智能导航让冬奥体验更便捷
室内导航的难点、痛点及其创新解决之道
面对层出不穷的城市新坐标,手机导航拯救了无数迷茫的车主和行人。但是,距离完全摆脱“路痴”困扰,还有“最后一块拼图”要加速补齐——复杂的室内场景催生了对“室内导航”的需求,但受限于空间和信号的限制,室内导航的技术有待突破。
由于室内环境复杂多变,房间、物品之间的距离更近,参与定位的设备又多,室内导航对定位精度的要求远高于室外,尤其是部分涉及到高速移动设备定位的行业,对精度的要求高,同时对定位时延要求也非常苛刻。
为此,旷视基于 AI 技术,探索一种低成本、高精度、易使用的室内视觉定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室内定位技术,视觉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易部署的特点,无需对室内建筑环境二次改造,仅使用激光视觉地图采集设备对现有环境采集,就可以实现定位功能。
“相较于其他室内定位技术,室内视觉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易部署的特点,无需对室内建筑环境二次改造,仅使用激光视觉地图采集设备对现有环境采集,就可以实现定位功能,并且将传统GPS定位的5米精度,WiFi、蓝牙定位的1-3米精度提升至亚米级精度。”张长胜分享道。
旷视研发的室内视觉定位导航系统,无需借助过多设备,除手机外无需额外增加传感器,室内环境也无需加装辅助定位设备,因而具有成本优势。对于体育场馆、商场、停车场、医院等有着寻找目的地需求的场景,室内视觉定位导航可以极低的初装及维护成本灵活接入。
此外,这套智能导航系统还具备一系列贴心体验和技术亮点:在室内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通过手机随手拍方式便可轻松定位;支持离线识别定位,在人流密度较大5G/4G无法完全覆盖的场所仍然可顺畅导航。
让体育场馆成为真正的“赋能体育的智能空间”
今天,我们已经把汽车形容成为一个“会跑的智能设备”。未来我们也希望体育场馆会成为一个“赋能体育的智能空间”。
所谓智慧场馆,告别了冰冷单调的钢筋水泥,不再是信息系统的堆砌和集成,而是具备感知、交互、自我适应、自我进化,具有人体特征和智慧特质的‘生命体’。它将通过灵敏的感知设备和智慧的场馆大脑将“人、建筑物与环境”融为一体,绿色、智能、安全,进而全方位满足人们的需求和体验。
张长胜表示,旷视科技将继续积极探索体育场馆的智慧化建设和升级。展望未来,旷视科技认为智慧场馆将具有以下三大特征:自学习、独立决策能力;绿色环保、舒适宜居体验;多技术、业务协同并进。其中,自学习和独立决策能力是智慧建筑的一大重要特征。简而言之,智慧建筑能够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其采集、存储的海量数据进行汇总、拆分、分析与挖掘,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分析和独立决策,不断挖掘有用信息做出响应,并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身属性和功能,进而达到自组织、自协同、自适应、自进化。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国场馆正向着智慧化方向发展。而此次科技冬奥的成功举办,更是为场馆智能化发展增添了一把“火”。
放眼全球,智慧建筑项目已经在各个国家及城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同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一样,进入到行业变革的窗口期。
借势科技奥运东风与智慧建筑浪潮,“智慧场馆”将成为一个具有感知和不断进化的“生命体”,一个会思考的智慧大脑,一个人机物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为智慧建筑探索一个更绿色、更高效、更美好的未来。正如奥运选手们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人们将科技奥运推向新高度的追求也将继续下去。而旷视将进一步助力场馆之间的智慧融合、城市大脑的智慧升级,并携奥运的智慧火种,让 AI 加速走向实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