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塞罗那,2022年3月1日]在MWC22巴塞罗那期间,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线发表了题为《向上,点亮未来》的主题演讲。当今世界面临数字化和碳中和两个重要课题,对于ICT的未来影响深远。郭平表示,面对挑战,华为将坚持全球化,大幅增加对根技术的战略投入,努力实现基础理论、架构和软件三个重构,以此持续提升华为的中长期竞争力,支撑ICT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是演讲全文:
向上,点亮未来!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再次在巴展演讲。
在最近的一部名为“不要抬头”的电影中,世界面临重大灾难,但有人却宁愿对此视而不见。我认为这不是我们的未来。这里的我们,指华为和整个行业。但如果要看见未来,我们必须抬头看看,而不是被政治、派系、宣传所蒙蔽。我们要抬头看,向前看,找到前行之路。
关心华为的人可能会问:华为最近怎样了?中长期竞争力还行不行?华为还能帮助客户成功吗?我想说,来,我们抬头看看吧!
数字化和碳中和,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重要课题,对于ICT的未来影响深远。接下来,我想从这两方面和各位分享一些华为的看法。
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有预测称数字经济今年占GDP的比重将超过50%,数字化需求超出预期。反观供给侧,香农定理和冯诺依曼架构已遇到很大瓶颈。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理论和新架构,支撑数字可持续发展。
碳中和给ICT行业带来了挑战,我们评估了“深时地球”项目,单就对全球环境数据进行监测这一项,就会排放相当于当前全球排放量12.5%的碳。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碳排放增加,但ICT可以帮助其他行业减轻“碳足迹”,在量级上相当于自身“碳足迹”的10倍以上。
联接的密度乘以计算的精度,就是数字经济的强度。但现在我们不只需要强度,还需要长期活力。所以,我们需要多考虑一个维度,即碳减排的力度。
为实现这一目标,华为将大幅增加对根技术的战略投入,我们将和伙伴一起努力,努力重构技术底座。
华为正在努力实现三个重构:基础理论、架构和软件。这三个重构将支撑ICT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理论重构,以信道增容为例。
我们知道,信道容量已经接近天花板。华为持续探索新一代MIMO和无线AI等理论与技术,进一步逼近香农极限,同时研究语义通信等新理论,尝试超越香农极限,为通信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是架构重构。
无线通信依然面临高频、超大带宽、超高速等重大技术挑战,华为积极探索新技术以重构架构,比如引入光电融合技术,解决关键问题,并突破未来芯片面临的工艺瓶颈。
计算架构的当前矛盾是:AI、大数据应用蓬勃发展,而传统计算架构仍然是“以CPU为中心”。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华为正在设计“对等”架构,让GPU、NPU等能够更好支撑全球AI业务的发展。
最后是软件重构。
面向未来,随着AI的爆发,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是硬件工艺进步放缓。
为此,我们提出了“软件性能倍增计划”,比如:无线小区数和调度用户等关键指标已通过软件优化提升了一倍;
我们将通过鸿蒙、欧拉更有效地发挥多样化硬件的算力潜能;通过Mindspore框架,帮助科学家、工程师们提升开发效率。
华为以AI为中心的全栈软件重构,有望创建新的生态,为客户和软件产业带来全新机会。
在2021年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计分牌上,华为排名第二。我们正在加大投入,进行系统架构优化、软件性能倍增。我们希望通过解决技术和工艺难题,构建高度可信、可靠的供应链。
我们知道,只有软硬件充分协同的产品才能真正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
在ICT产品开发中,我们也在践行这一理念。比如:基站AHR Turbo算法的精进,使MetaAAU实现了性能节能双优;全息图光学算法突破后,OXC实现了全光“一跳直达”。
华为持续的根技术投入,将逐渐在产品竞争力上得以体现。
我们切换到整网视角,过去十几年的网络演进,本质上是IT技术的最新实践不断被引入CT的过程:从IP到云,再到现在的AI,都是如此。作为业界拥有最完整ICT能力的企业,在未来网络向AI Native演进的过程中,我们有信心占得先机。
在提升数字基础设施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考虑碳排放。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更多比特,更少瓦特”,通过理论、材料、算法等的突破,来兑现我们2.7倍能效提升的承诺。
有人在问:华为是否会逐渐退出海外市场?我们的回答是“不会”。对于选择我们的客户,华为会全力以赴,帮助他们实现商业成功。在标准、人才和供应链等方面,坚定不移地实施全球化战略。
我们仍然是全球盛会活跃的一员。我们准备了一份名为“引领(GUIDE)”的商业构想。在这里,我真诚邀请您和我们一起:引领未来、点亮未来。谢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Python通过PEP 810提案正式引入惰性导入功能,允许程序延迟加载导入库直到实际需要时才执行,而非在启动时全部加载。该提案由指导委员会成员Pablo Salgado于10月3日提出并于11月3日获批。新功能采用选择性加入方式,保持向后兼容性的同时解决了社区长期面临的启动时间过长问题,标准化了当前分散的自定义解决方案。
蒙特利尔多机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AInstein框架首次大规模验证了大语言模型的科学推理能力。研究使用1214篇ICLR论文测试AI提取研究问题和生成解决方案的能力,发现顶级AI模型成功率达74%,能够提出创新性技术方案而非简单模式匹配。研究证实AI具备真正的科学推理能力,但也揭示了其对问题表述敏感、推理稳定性有限等局限性。
Valve最新Steam硬件软件调查显示,Linux用户占比达到3.05%,较上月增长0.37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0%。游戏网站Boiling Steam分析显示,Windows游戏在Linux平台兼容性达历史最高水平,近90%的Windows游戏能在Linux上启动运行,仅约10%游戏无法启动。
这项研究提出了MADPO方法,解决了AI训练中的"一刀切"问题。传统方法对所有训练案例使用相同强度,导致简单案例过度学习、复杂案例学习不足。MADPO通过两步训练:先评估案例难度,再据此调整学习强度,实现"因材施教"。实验显示该方法在不同质量数据上均有显著提升,最高达33.3%,为AI精细化训练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