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不断加速。以人工智能、联接、云计算为代表的ICT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与发展。
7月24日下午,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最佳成果颁奖仪式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在本次奖项评选中,昇腾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AICE)凭借全栈自主创新、推理训练一体化、平台开放生态繁荣等优势,斩获十佳首展成果奖。
颁奖现场
以AI新范式赋能城市治理迈向智能化
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作为AI新范式,赋能城市、煤矿、公路、电力等领域迈向智能化。在智慧城市领域,基于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打造的“城市智能中枢”,实现将AI的主导权、发展空间交给城市本身。
城市智能中枢,是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提供具备自主演进能力的训练-推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从技术构成上来看,基础软硬件层,用于提供中心及边缘AI算力资源,以及欧拉操作系统、异构计算架构CANN、昇思MindSpore AI框架等软件;业务使能层,通过AI训练平台和推理平台进行算法更新和增量训练,构筑具备自主演进能力的训推一体平台;算法应用层,通过全域感知、知识计算、机器人等引擎实现算法的全域智能,实现城市的高效治理。
值得关注的是,城市智能中枢具有三大显著特点:
城市智能中枢三大价值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华为认为,“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通过共筑城市智能体的方式,让城市生命体更聪明、更智慧,是华为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基于此,华为提出城市智能体理念,打造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
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前夜的三坊七巷高峰对话上,华为昇腾计算产品线总裁张迪煊指出,华为基于城市智能中枢,通过创新模式驱动人工智能和城市深度融合。首先“算随数建”,通过将AI算力资源部署在真实数据环境中,孵化匹配本地场景的AI方案;其次构建训练推理一体化平台能力,结合本地数据不断迭代算法,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变化;最后通过提供多样化AI能力,如全域感知、知识计算、机器人RPA等,融入从事件发现到处置的全流程,实现AI与业务场景深度协同,最终做到全域智能。
华为昇腾计算产品线总裁 张迪煊
在数字政府和数字城市领域,华为基于“城市智能体”理念和架构与各个城市不断深化合作,目前已在福州、深圳、上海、东莞等50余座城市落地并获得行业高度认可。以深圳龙岗区为例,在推进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过程中,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的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探索出“一中枢、两开放、三赋能”的“龙岗融合赋能创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建成集运行指挥、体验展示、数据存储于一体的智慧中心,实现“一屏知全局”,支撑全区多个委办局的业务系统。
人工智能融合赋能平台提供的AI能力,正在加速助推龙岗区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综合治理、食品安全等6大领域60+应用场景智能化升级,充分满足各委办局的 AI场景化应用需求,极大提升了社会治理效率。
数字中国发展的下一波浪潮,无疑是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发展融合将愈加紧密、深入。华为表示将与更多生态伙伴一起,向上聚力,开放合作,不断迈向城市数字化转型新征程,为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