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千行百业的今天,其场景应用已经遍地开花。为了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应用边界,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培育新一代优秀开发人才,这个7月,第二届华为云杯“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乘着盛夏热浪正式拉开帷幕!整场大赛将从7月持续至12月,设置作品征集、初审、复审和决赛四个阶段,目前作品火热征集中。
7月12日,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复旦大学指导下,由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上海市育思青少年计算科学发展中心和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三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嘉年华赛道下的第二届华为云杯“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式启动。据悉,本次大赛也得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大力支持。
启动仪式上,上届少年开发者学生代表上海市北蔡中学王怡凝、科技辅导员代表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薛晟老师以及本届大赛承办方之一上海市育思青少年计算科学发展中心理事长顾诗尧分别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以及创新经历;同时,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陈强,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新,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曹晓清,华为上海政企教育医疗业务部总经理,上海市教委体卫艺科处常华阳,浦东新区教育局德育处副处长黄霖,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朱国花以及华为云上海营销总监,华为云PaaS生态运营总监等领导嘉宾共同见证了本次大赛的扬帆时刻。
竞技号角已吹响,华为云携全球开发者打造赛事生态链
2023华为云杯少年开发者赛事活动在上一届活动基础上,将围绕“开发者”的概念内容,以长三角为核心,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开展,向着内容更丰富、竞技性更强、影响力更大的目标迈进。华为云依托强大的技术资源与开放能力,引导参赛者运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以及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完成对应用场景的方案设计、测试开发等全流程,激发AI的无限创想。
据了解,2022年的首届大赛吸引了全国30余个省份、630余所学校、3336名来自小学、初中、高中的优秀学子竞相参与,最终角逐出一等奖的小学组共5支队伍、初中组共6支队伍、高中组共2支队伍。这样良性竞争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了充分展示编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舞台,更好地激发自身优势,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科技之火照亮成长之路。
今年,华为云面向全国3-12年级的在校学生,再次吹响集结的号角,邀请青少年开发者同台竞技,拼创意、搏技术、赛能力、共成长。本届大赛聚焦“开发者”概念,通过更具包容性、更国际化的竞赛平台,打造集多样性、创新性、影响力于一体的赛事生态链,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辐射全国乃至全球,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繁荣与发展。
赛题赛程已揭晓,邀你开启一场智慧创新与硬核技能的较量
多元创新齐发展,以赛促学添动力。本届大赛面向全国在读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初中、高中学生(含中职学生),打造了人工智能成果类、软硬件发明类以及AIGC创意作品类三大主题内容。赛事鼓励学生组成团队相互协作参与备赛,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需要根据团队共识,相互激发灵感,共同探讨创新的想法,在协同合作中不断完善团队的设计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倾听、沟通、思辨和人文关怀,发挥自己的长处,解决问题并达成共识。这样的经验对于学生的生活、社交都有积极的影响。
与首届相同,本届大赛同样按组别分设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40%,获奖数占初评答辩队伍数70%左右。另设入围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Cloud for Good特别价值奖,并且在每个组别中选拔“2023年开发者之星”。
值得注意的是,赛事期间,参赛者还可以体验到华为云的Pass平台训练、人工智能教育开放平台、ModelArts、Classroom、CloudIDE、低代码平台Astro等产品。以开发者自身实力为基础,华为云赋能加码,期望锻造出一支少年开发者的“生力军”。
据悉,在为开发者提供广阔竞技空间的同时,华为云还将开展“AI大艺术家,科普百校行”公益讲座进校活动,计划进入100所中小学进行AI科普公益讲座及AI绘画、AI诗歌作品征集活动。多方位助力启发少年儿童科学思维、挖掘青少年创新创造潜能,培育人工智能创作新生力量。
作为首个聚焦“少年开发者”素质培养的人工智能主题科创竞赛,华为云杯“少年开发者”人工智能大赛“梅开二度”,将更多的科技资源开放给青少年学子,助推人工智能教育浪潮奔涌向前,为开发者架起成长的阶梯,为千行百业输送创新型技术人才,更好地支撑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无悔青春,逐梦星河。报名通道现已开启,欢迎进入大赛官网“https://competition.huaweicloud.com/information/1000041802/introduction”报名参赛,一起碰撞出科技与智慧的火花,共探人工智能技术的无限可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Workday高管指出,企业必须从传统的资历导向转向技能导向策略,才能成功整合AI智能体到workforce中。AI智能体应被视为具有特定技能的"数字员工",需要经历完整的员工管理生命周期,包括招募、培训、发展和离职规划。调研显示,新加坡超过40%的企业已开始采用技能导向策略,其中约60%报告了创新提升等益处。企业应建立统一的治理系统来管理人类员工和AI智能体,确保两者协同工作而非相互替代。
沙特TachyHealth团队开发的32亿参数医疗AI模型Gazal-R1,通过创新的双阶段训练方法在医疗推理任务上超越了12倍大的模型,在MedQA等测试中取得87.1%的优异成绩,展现了精巧训练策略胜过规模扩张的重要启示,为资源有限的医疗AI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Songscription公司发布AI音乐转录工具,可在几分钟内将音频文件转换为乐谱。该产品采用免费增值模式,面向专业和业余音乐家。目前主要支持钢琴转录,未来计划增加吉他谱等功能。用户可上传音频文件或直接从YouTube链接进行转录,系统还能生成钢琴卷帘谱。公司定位为增强型音乐记谱软件,帮助用户加速转录过程。该初创公司已获得Reach Capital的预种子轮融资。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RetFiner技术,通过让眼科AI模型同时学习OCT图像和医疗文字描述,显著提升了诊断准确率。该方法采用四种训练任务让AI模型建立图像与文字的深层联系,在三个主流眼科AI模型上实现了2-6个百分点的性能提升,为医学AI发展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