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哪吒汽车和360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将共同发布大模型产品NETA GPT,将360智脑、搜索和数字人等先进AI技术应用在座舱等领域,加速“科技平权”落地。
与此同时,哪吒方面还公布大模型产品NETA GPT将率先搭载在哪吒L上,并将通过OTA方式推送给用户。根据公开消息:该款车型将在今年4月上市,是哪吒汽车山海平台首款SUV。
谈及哪吒汽车与360,大众最为熟知地莫过于那段“放弃增资,0元转让股权”的纠缠。
彼时,360在财报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哪吒汽车所带来的亏损,是导致集团整体亏损的主要原因”。此后,时值“蜜月期”的哪吒汽车被360“转让”。如今,双方选择再次“牵手”,是否只是简单的跟风“上车”?过程中,又将带给哪吒汽车哪些方面的加持?
并非跟风上车,哪吒汽车的AI探索早已开始
事实上,背靠着AI+的统一态势,哪吒汽车自身也曾数次对人工智能领域发起“探索”。
从早期(2018年6月)发布带有人工智能AI寓意的新LOGO;到2022年底与NVIDIA开启合作,为旗下车型配备高通8155芯片;再到投入20亿,通过CMS电子外后视镜、OMS座舱视觉监控系统、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车拍抖音以及游戏小程序打造智能安全的座舱;哪吒汽车对AI的决心可见一斑。
然而,落实到结果中,一系列探索并未带来哪吒汽车期望的效果。除了“低端,性价比,网约车”的形象愈加深入人心外。其销量及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乏善可陈。
据公开数据显示,哪吒汽车2023年销量约为12.75万辆,同比下滑16%,严重掉队,与同行的差距在一年中被快速拉大;资本市场方面,相比成立时间较为接近的蔚来汽车等,哪吒汽车不仅深陷亏损泥潭,甚至上市进度也尤为缓慢。
可以说,早期的人工智能为哪吒汽车提供的帮助十分有限,除了较为泛化的概念融入外,在智能化应用中,也仅仅停留在较为丰富的娱乐、智能交互体验上。
一箭三雕,360从技术、服务、成本三方面助力哪吒AI故事回归正轨
而将目光拉回到现在,与360合作,哪吒汽车将获得“品牌形象高端化”“颠覆智能座舱赛道”“成本节约”等多方面的助力,让大模型上车回归正轨。
首先,大模型上车已经成为一种行业共识。资料显示:目前,百度的文心一言已被接入到了长安、吉利、岚图、红旗、零跑等众多车企之中;而吉利、理想等旗下自研大模型也均已相继问世。在此情况下,本就在销量上遇冷的哪吒汽车势必要补齐短板。
其次,上车大模型,不仅代表着哪吒向高端化蜕变,不再简单地以“性价比”明星车型闯荡江湖,也更加贴近“让高品质智能汽车触手可及”企业愿景。公开资料显示:在NETA GPT的加持下,哪吒汽车不仅将早日实现AI原生功能的规模化量产上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智能座舱新体验进行了重新定义。
具体来看,在智能座舱领域,哪吒汽车将在NETA GPT打造出更加聪明的哪吒助手,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语音助理,开始流利的理解人类(车主)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用车助手、搜索助手、闲聊助手等功能。据悉,三者分别基于其360向量模型、360搜索引擎和360智脑产生,前者可以解答用户在车辆使用中遇见的问题,搜索助手和闲聊助手则分别可以为用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使用户获得用车、情感、生活三方面的陪伴,真正实现汽车工具性向“智能移动空间”属性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汽车也将尝试以大模型技术赋能哪吒汽车产品研发、设计等多个领域。一方面,相较于传统汽车研发和设计流程的繁琐,大模型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仿真等方式,优化研发和设计流程,提高研发效率,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实现汽车领域大模型赋能向大模型提供动能的过渡。另一方面,大模型赋能产品研发、设计等领域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哪吒汽车人力成本的压力。
大模型之家注意到,就在几天前,哪吒汽车还曾爆出“因延发年终奖,而其众怒”的消息,而事后公司副总裁胡建国在工作群内:“由于2023年业绩情况不佳,公司承受压力较大,股东对公司经营不满”的解释。
跳出与360的合作,在智能汽车最为火热的自动驾驶方面,哪吒汽车旗下的哪吒S也上线了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据悉,该系统由商汤绝影开发,基于视觉为主导的自动驾驶AI大模型,在硬件上更多依靠摄像头,无需激光雷达,对算力要求很低。而这,也让哪吒部署自动驾驶技术上带来了些许成本优势。
大模型上车,势不可挡
现下,AI大模型正以迅猛之势对人车交互体验及行业生态进行全面颠覆。这对于早已将智能驾驶、智能服务等标签刻进血液里的新能源汽车赛道来说,影响愈加深远。
前不久,理想汽车CEO李想在评论“苹果放弃造车、聚焦人工智能”这一重大事件时提到:“人工智能会成为所有设备、服务、应用、交易的最顶层入口,是苹果的必争之战。汽车大获成功的必要条件仍然是人工智能。汽车的电动化是上半场,人工智能才是决赛”。
图源:微博
如今,随着ChatGPT和Sora掀起的AI热潮,及新能源高速增长的时代逐渐进入尾声的现状,如何在抢占市场份额关键时期的当下完成破局,成为哪吒汽车必须思考的问题。更长远来看,对整个行业来说,大模型将成为打开智能汽车深层进化的大门已经成为共识,它影响着用户、企业,甚至是市场,只有完全掌握驾驭大模型的能力,才能成为大模型上车的领先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名的投资机构ICONIQ Capital发布了《开发者手册:2025年AI现状报告》,基于对300位企业高管的调研,包括CEO、工程负责人、AI负责人和产品负责人等关键决策者,涵盖了从初创公司到十亿美元巨头的各个发展阶段,深度剖析了当下企业AI产品应用的全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从"如何构思、交付和规模化AI驱动业务"的完整路线。
中科大团队开发出LongAnimation系统,解决了长动画自动上色中的色彩一致性难题。该系统采用动态全局-局部记忆机制,能够为平均500帧的动画进行稳定上色,性能比现有方法提升35-58%。核心创新包括SketchDiT特征提取器、智能记忆模块和色彩优化机制,可大幅提升动画制作效率。
南开大学团队开发出DepthAnything-AC模型,解决了现有AI距离估算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复杂光照条件下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创新的扰动一致性训练框架和空间距离约束机制,该模型仅用54万张图片就实现了在雨雪、雾霾、夜晚等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距离判断,同时保持正常条件下的优秀性能,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导航等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