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hatGPT、Copliot等生成式AI产品的快速迭代,对训练数据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同时也是提升大模型性能的关键环节之一。
为了解决训练数据短缺和质量差的难题,微软研究院发布了一个专门用于生成高质量合成数据的的AI Agent——Agent Instruct。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7.03502
为了突破传统合成数据的拟合性、多元化性差等,AgentInstruct使用了一种创新性方法“生成教学”(Generative Teaching),并通过多种智能体共同协作自动完成数据转换、清洗、优化从而合成高质量数据。
AgentInstruct会先收集各种原始数据种子,例如,教科书章节、网络文章、代码片段等。这些种子作为后续数据合成的基础,为模型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
然后通过Content Transformation Agents智能体将原始的种子材料转换成一种中间形式,这种形式简化了后续步骤中针对具体目标创建指令的过程。
例如,一个简单的文本段落会被转换成一个论点段落、会议记录转录内容、API列表等。通过转换过程使得原本无结构的内容变得更加有条理,同时也保留了原始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种子指令创建流程中,Instruction Creation Agents智能体会进一步处理这些经过初步转换的内容,创造出多样化的指令。
这些指令可以是要求模型执行某一特定任务的请求,例如,修改一段文字、编写一个故事、解释一个概念或是完成一个编码任务。
该阶段的目标是生成一系列具有挑战性且多样的任务,从而让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接触到尽可能多的不同类型的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指令的质量和复杂性,研究人员引入了指令细化流程,通过Refinement Agents智能体对指令进行深入的迭代优化,确保每一条指令都能够更加精准地达到预期的数据效果。
在细化的过程中,智能体首先提出各种可能的改进方案,旨在增加指令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质量。例如,可能会提出修改指令中的某些部分,使得原本直接的问题变得更加间接,或者增加一些需要模型进行推理才能得出答案的元素。
然后再对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一步优化,并且在语言表述上保持清晰和准确。智能体会仔细审核每一条建议的可行性和效果,然后以一种合理的方式整合到指令中。整个流程会反复进行迭代、优化,直到达到预期的合成数据规模和质量水平。
研究人员通过Agent Instruct自动生成了2500万个配对的高质量合成数据集,包含文本编辑、创意写作、编程、阅读理解等。然后再用生成的数据对Mistral-7b模型进行了训练、微调,开发了Orca-3模型。
在一系列基准测试中,Orca-3相比原来的Mistral-7b-Instruct的模型性能提升巨大。例如,在AGIEval上提升了40%,MMLU上提高了19%,GSM8K上进步了54%,BBH上提升了38%,AlpacaEval上提升了45%。同时,Orca-3在多项指标上也超越了LLAMA-8B-instruct和GPT-3.5-turbo等其他模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主要用英语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竟能自发学会处理其他语言任务,无需明确教学。这种跨语言迁移能力随模型规模增大而显著提升,通过形成"通用语义空间"实现不同语言间的知识迁移。研究为降低多语言AI开发成本、支持资源稀缺语言提供了新途径,但仍面临性能不均衡、文化适应性等挑战。
从金冠到雅客、友臣、蜡笔小新,这些曾风靡小卖铺与超市货架的老牌零食厂商,一度因渠道滞后、品牌老化而淡出人们视野。而如今,它们在拼多多上正迎来一场集体复兴。
阿姆斯特丹大学与Salesforce合作开发的奖励引导推测解码(RSD)技术,通过让小模型处理简单任务、大模型解决复杂问题的智能分工,在保持推理准确率的同时大幅提升计算效率。该技术在数学推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计算量最多可减少75%,为AI应用的普及和成本降低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