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开年科技领域年度大戏,1月7日,CES 2025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拉开帷幕。
在CES 2025的1300多家参展企业中,AR/VR相关企业超300家,与此同时,智能眼镜成了今年CES的新宠。
作为参展商之一的雷鸟创新,也在今天重磅对外发布了首款AI拍摄眼镜雷鸟V3。
据雷鸟创新CEO李宏伟在发布会上透露,“雷鸟创新早在2022年5月开始了这一产品的研发工作,这期间,雷鸟创新内部先后设计了两款原型机,不过,直到2023年9月Meta对外发布第二代智能眼镜Ray-Ban Meta后,我们觉得结合之前的经验,开发第三代原型机。”
这就有了雷鸟创新此次对外发布的雷鸟V3 AI拍摄眼镜。
据悉,雷鸟V3配备了猎鹰影像系统、通义千问独家定制大模型、骁龙AR1旗舰级芯片、定制扬声器,1799元起售,1月10日现货发售。
01 对标Meta,雷鸟V3的硬实力
作为雷鸟创新面世的首款AI拍摄眼镜,雷鸟V3在整机性能、影音系统、人体工学上做了一系列打磨,意在直接对标全球卖出了200万销量的Ray-Ban Meta。
在影音系统方面,雷鸟创新联合TCL开发了猎鹰影像系统,独家定制猎鹰光学镜头,5层镀膜、16mm大广角和F2.3大光圈,抗眩光和高透过率表现优异,选用的索尼IMX681 COMS,支持4K照片拍摄和多种视频录制格式,用主人翁般的第一人称视角帮助用户记录下生活中的珍贵瞬间。
在核心处理性能上,雷鸟V3搭载高通骁龙AR1处理器,该处理器集成高通Hexagon NPU,为下一代AI功能提供强大算力支持。该处理器还拥有双ISP高速图像信号处理功能,为强大的画质算法提供算力支持,带来更好的多帧合成技术、出色画面细节以及多场景智能识别能力。
与此同时,雷鸟创新携手全球领先的画质算法公司虹软,量身打造了眼镜拍摄设备专属的色彩风格,并集成了多帧降噪、HDR 拍摄、EIS 电子防抖、暗光增强等技术,在人像、环境、夜景等场景全方位提升影像品质。
在音频体验上,雷鸟V3通过3D结构堆叠技术,有效平衡小体积和高音质,在提供高音质体验的同时保障了舒适体验。
雷鸟V3采用雷鸟创新与AAC联合合作开发的全新9*20mm定制扬声器,0.6mm长冲程,实现了高音甜、中音准、低音稳的出色音质,并通过QQ音乐臻品音质2.0认证,有着更真实的音频空间感。同时,V3还配备的三颗独立矩阵麦克风经声学校准,结合降噪、抗风噪和空间收音算法,确保通话清晰自然,达到千元级开放式耳机的效果。
在佩戴舒适方面,雷鸟创新联合博士眼镜开展大量人体工学研究,并在支撑、重量、材质的黄金三角中做到极致。
雷鸟V3采用高密度3C电池、轻量钛金属转轴和电路优化设计,整机重量仅39克,并进行支撑平衡优化,配备婴儿肤感级鼻托,根据亚洲人头型优化的转轴和夹持力,使不同头型用户都可以像普通眼镜一样全天佩戴。续航方面,搭配便携充电盒,雷鸟V3可支撑30小时超长续航时间,轻松满足长途出行。
硬件设计之外,雷鸟V3还加入了强大的AI能力。
02 联手阿里通义,为眼镜再上AI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业界逐渐认识到,仅依靠大模型本身难以实现真正的智能交互,需要通过Agent架构来强化AI的决策能力、交互能力和场景适应能力。
为此,雷鸟创新构建了完整的AI能力矩阵。
以雷鸟另一团队雷鸟科技自主研发的AI社交应用ChatBird为例,其创新性地将大语言模型的多Agent框架与虚拟社交场景深度结合,实现了超越简单对话的智能交互,具体而言:
通过构建评判Agent与行为评分机制,系统不仅能实时评估用户行为,还能提供真实的情绪反馈;
通过创新性地采用多Agent并发框架,有效解决了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复杂度高、推理延迟等技术难题;
通过任务细粒度拆分的方法,则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表现力和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雷鸟V3更进一步与阿里通义达成独家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了业内首个专门面向智能眼镜的AI大模型。
这一定制化模型不仅能更好地理解眼镜场景下的用户需求,还能为Agent提供更精准的知识支持和决策依据,从根本上提升了AI眼镜的交互体验。
得益于此,雷鸟V3 的AI平均响应速度为1.3s,远超Ray-Ban Meta及其他接入通用模型的AI眼镜,V3的AI识别准确率高达98%。
在此基础上,雷鸟V3还将陆续上线RayNeo 电台、探索视界2.0、手机通知AI总结播报、QQ音乐点播、AI新闻播客、全场景录音总结、支小宝扫码支付等丰富功能,让AI真正服务于用户的日常生活。
03 雷鸟X3 Pro,光波导方案再进化
发布会上,雷鸟创新还展示了雷鸟在AR光学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雷鸟X3 Pro,该产品搭载了萤火光引擎、RayNeo波导的AI+AR眼镜,预计将于2025年Q2正式上市。
萤火光引擎是雷鸟创新自研的全彩 MicroLED 光引擎,是目前行业最小的彩色光引擎,这一光引擎在X2光引擎的基础上完全进化,通过在极致的设计和工艺,最终实现了0.36cc的极限体积,较上一代缩小了整整40% 。萤火光引擎由雷鸟创新完全自主研发和完全自主生产,该产品将在雷鸟RayNeo嘉兴工厂生产。
RayNeo波导由雷鸟创新与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合作开发,是全球首个可量产的表面浮雕光栅刻蚀光波导。
官方测试数据显示,RayNeo波导能有效减少95%的彩虹纹问题,保障AR 眼镜在多场景下都不受杂光干扰。
RayNeo波导的单层全彩技术较过去的双层波导,产品厚度减少0.6mm,重量下降了25%,并带来超高的转化效率,实现了夸张的5000nits的峰值亮度,达到了真正能直面阳光,出门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雷鸟创新还在积极探索碳化硅光波导技术,向着10000nits的峰值亮度进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出革命性的认知启发学习框架,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该技术通过模仿人类的注意力分配、记忆整合和类比推理等认知机制,使AI在面对新情况时能快速适应,无需大量数据重新训练。实验显示这种AI在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决策制定方面表现卓越,为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开辟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