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way AI 的 Gen-4:AI 蒙太奇能否超越荒诞?

Runway AI 的 Gen-4 引发了对于人工智能电影制作未来的思考。文章讨论了其在视觉效果上的创新突破与叙事连贯性的不足,探寻如何通过融合人文情怀让 AI 电影更生动。

Runway AI 的 Gen-4 的最新发布激起了人们的热情,并引发了对电影及整个媒体未来的存在性疑问。随着该公司在由 private equity firm General Atlantic 领投,并获得 Nvidia 和 SoftBank 等业界巨头支持的 308 million 美元融资后,其市值已达 3 billion 美元,AI 进军好莱坞的步伐似乎势不可挡。

影视制作中的 AI 潮流

主要制片公司正在迅速采用 AI 视频工具。Fabula,这家以制作获奖影片 A Fantastic Woman 及传记片 Spencer 闻名的工作室,近日宣布与 Runway AI 建立合作,致力于在其整个制作流程中整合 AI 技术。去年秋季, Lionsgate 与 Runway 签署了一项协议,共同探索基于 AI 的电影制作。实验性导演如 Harmony Korine 已于去年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了 AI 辅助制作的影片。

华丽与内涵的两难抉择

Runway 的 Gen-4 在角色一致性、场景连贯性和视觉保真度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Runway AI 展示的一个案例中,两个主要角色在不同镜头下均能保持一致状态――无论是行走、奔跑、抚摸牛只还是点燃火柴,都能准确还原阴沉天气中草原的风貌。

然而,这些技术提升并未触及核心挑战:AI 擅长生成单个瞬间,但在连贯且持续的叙事方面仍显乏力。虽然它能够创作出令人惊叹的长颈鹿与狮子在纽约市漫步的镜头,但它是否能让观众对一个变成动物园的城市产生情感共鸣呢?

AI 视频存在重复早期计算机生成图像(CGI)失误的风险,即更注重视觉噱头而忽略深度内涵。随着创意制作和电影制作门槛的降低,我们可能会面临一大批外表光鲜、情感空洞的内容,这些作品可能只是为算法效率而优化的衍生品,或是缺乏人情味的合成媒体。虽然 AI 视频能让首次观影者眼前一亮,但它们能否激发观众持续回看的兴趣?AI 电影是否有能力打造出吸引几代人观影的经典之作?

AI 视频的碎片化现实

当前的多模态 AI 技术主要集中在电影、媒体和视频游戏领域的创新。Nvidia、 Stanford 和 UCSD 的研究人员最近牵头的一个项目,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中的 Test-Time-Training 层生成了 60 秒的 Tom 和 Jerry 动画。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团队用 1940 年至 1948 年间的 81 段卡通片段进行训练,总时长约 7 小时。该模型通过生成并连接多个 3 秒的片段,每个片段均依照故事板中标注的情节、场景设定和摄像机运动进行指导,这项技术展现了大规模视频制作和动画系列创作的巨大潜力。

但该技术也暴露出了 AI 视频生成器(如 Sora、 Kling、 Runway、 Pika 等)普遍存在的关键缺陷。其中一个局限性在于连续性错误。例如,多个 3 秒片段之间的房间、景观及照明变化显得不自然。物理规律的违背也是一个问题,例如,在前述 Tom 和 Jerry 的 AI 视频中,Tom 在某一片段中吞下一块馅饼,但在片段交接处,该馅饼却出现了颜色、形状和质地的变化。另一个问题是叙事断裂。由于为了让算法能有效学习内容、理解提示并准确生成视频,必须对内容进行分段处理,导致 AI 模型难以呈现具有逻辑性的场景推进。

这些我所称的 AI 蒙太奇痕迹,也出现在 Runway AI 的视频中:大象在时报广场缓缓行进,紧接着便是猎豹在桥上奔跑的场景;前一场景设定在阴云密布的天气中,而下一场景则处于阳光明媚之中。这些变化既未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没有传递任何逻辑信息。荒诞、碎片化与不协调,正是当前 AI 视频生成器的拿手好戏。就目前而言,AI 连一部 5 分钟动画片的连贯性都难以实现,更不用说一部长片了。

AI 视频在反思与批判中的能力

AI 生成的视频展现出了作为一种媒介在自我批判及对其所处社会进行剖析方面的潜力。导演贾樟柯最近利用 Kling AI 制作的 AI 电影,构想了一个由机器人看护者主导的未来。该影片促使观众反思人口老龄化危机、社会忽视及在竞争激烈、资本主义盛行与自动化技术爆炸发展的时代中同理心的流失。

贾樟柯的电影中,机器人伙伴陪伴老人散步或帮助他们收割农作物,以此替代真实的子女。这一主题紧扣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影片批评了以自动化机器和交易式关系取代人际连接的现象,并对职场中无休止的压力和长时间工作表示担忧。

正如查理o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利用工业化时代的工具对工业化进行批判,当今电影人也可以借助 AI 来反思自身所处的环境。试想,合成新闻主播或许能揭露媒体操控,而源源不断且可无限组合的流媒体内容也可能对算法文化进行深刻评论。

未来之路:赋予 AI 人性化的故事

正如科幻作品通过批判环境灾难、人类贪婪与不平等来引发反思,最引人入胜的 AI 电影或许正是那些敢于拥抱自身人工特性的作品,从而积极回应真实社会问题的影片。

与其担心被淘汰,不如更专注于机具无法复制的人类情感细腻之处、复杂的人性、沉甸甸的生活体验以及真实故事中所蕴含的文化共鸣。

历史表明,电影与媒体始终能够适应技术变革: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每一次转变都催生了新的创意可能。如今,问题已不再是 AI 是否会改变电影制作,而在于电影人如何借用 AI 来讲述那些真正触动人心的故事。

来源:Forbes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5

04/16

16:25

分享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