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AI垃圾内容的担忧日益加剧,YouTube正准备更新其政策,以打击创作者从"虚假"内容中获得收益的能力,包括批量生产的视频和其他类型的重复性内容——这些内容在AI技术的帮助下变得更容易生成。
7月15日,YouTube将更新其合作伙伴计划(YPP)货币化政策,提供更详细的指导原则,明确哪些类型的内容可以为创作者赚钱,哪些不能。
虽然具体的政策条款尚未发布,但YouTube帮助文档页面解释说,创作者一直都被要求上传"原创"和"真实"的内容。此次更新表明,新的条款将帮助创作者更好地理解当今"虚假"内容的样貌。
一些YouTube创作者担心此次更新会限制他们对某些类型视频的货币化能力,如反应视频或包含片段的视频,但YouTube编辑和创作者联络负责人Rene Ritchie在帖子中表示情况并非如此。
在周二发布的视频更新中,Ritchie表示这一变化只是YouTube长期以来YPP政策的"小幅更新",旨在更好地识别批量生产或重复性的内容。
此外,Ritchie补充说,这类内容多年来一直不符合货币化条件,因为观众通常认为这是垃圾内容。
然而,Ritchie没有提及的是,如今制作此类视频变得多么容易。
随着AI技术的兴起,YouTube已经被AI垃圾内容淹没,这个术语指的是使用生成式AI技术制作的低质量媒体或内容。例如,借助文本转视频AI工具,人们很容易找到在照片、视频片段或其他重新利用的内容上覆盖AI语音的内容。一些充满AI音乐的频道拥有数百万订阅者。关于新闻事件(如Diddy案件)的虚假AI生成视频已经获得了数百万观看量。
在另一个例子中,据404 Media今年早些时候报道,YouTube上一个走红的真实犯罪谋杀系列被发现完全由AI生成。甚至YouTube首席执行官Neal Mohan的肖像也被用于网站上的AI生成钓鱼诈骗,尽管该平台已经有允许用户举报深度伪造视频的工具。
虽然YouTube可能会将即将到来的变化淡化为"小幅"更新或澄清,但现实是,允许这类内容增长并让其创作者从中获利最终可能损害YouTube的声誉和价值。因此,该公司希望制定明确的政策,允许其对YPP中的AI垃圾内容创作者实施大规模封禁也就不足为奇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