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看剧时,流媒体服务会在我们连续观看第N集《星际迷航:下一代》时弹出询问是否还在观看。这样的提醒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你因为睡着而错过博格人的首次出现,另一方面也让你思考是否应该起身做点别的事情。同样的功能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在聊天机器人对话中。
OpenAI周一宣布,将在用户与ChatGPT的对话中加入"休息提醒"功能。如果你与这个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交流时间过长——这可能导致成瘾行为,就像社交媒体一样——你会收到一个快速弹窗提示,询问是否需要休息。
"我们不以使用时间或点击次数来衡量成功,而更关心你是否完成了使用产品的目的后再离开,"该公司在博客文章中表示。
(声明:CNET的母公司Ziff Davis于4月对OpenAI提起诉讼,指控其在训练和运营AI系统时侵犯了Ziff Davis的版权。)
这种改变是否真的能产生效果还很难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家兼教授Anna Lembke博士表示,社交媒体和科技公司尚未公布此类功能是否能有效阻止强迫性行为的数据。"根据我的临床经验,这种提醒对那些还未严重沉迷平台的人可能有帮助,但对那些已经严重成瘾的人来说效果有限。"
OpenAI对ChatGPT的这些改变正值人们对使用AI工具的心理健康影响进行更多审视。许多人将AI工具和角色当作治疗师使用,向它们倾诉并像信任医疗专业人士一样信任其建议。这可能很危险,因为AI工具可能提供错误和有害的回应。
另一个问题是隐私。你的治疗师必须对谈话内容保密,但OpenAI没有同样的责任或权利在诉讼中保护这些信息,正如CEO山姆·阿尔特曼最近承认的那样。
鼓励"健康使用"ChatGPT的改进
除了休息建议外,其他改变不太显眼。对OpenAI模型的调整旨在让它在处理严重问题时更加敏感和有用。该公司表示,在某些情况下,AI未能识别用户出现妄想或其他担忧的迹象,也没有做出适当回应。开发商表示正在"继续改进我们的模型,并开发工具来更好地检测心理或情绪困扰的迹象,以便ChatGPT能够适当回应,并在需要时为人们提供基于证据的资源。"
像ChatGPT这样的工具可能会加重妄想,因为它们倾向于肯定人们的信念,不会质疑用户对现实的解释。OpenAI甚至在几个月前回退了对其中一个模型的更改,因为它被证明过于谄媚。"这绝对可能导致妄想恶化,使妄想更加根深蒂固,"Lembke说。
ChatGPT还应该在就重大人生决定提供建议时更加谨慎。OpenAI举例说,对于"我应该和男朋友分手吗?"这样的问题,机器人不应该给出直接答案,而应该引导你回答问题并自己得出答案。这些改变预计很快就会实施。
在使用聊天机器人时照顾好自己
ChatGPT的休息提醒可能成功减少你使用生成式AI的时间,也可能不会。你可能会因为工作流程被询问是否需要休息的弹窗打断而感到烦恼,但这可能会推动那些需要的人走出去接触现实世界。
Lembke说,在使用聊天机器人等工具时应该注意时间。对于其他容易成瘾的技术如社交媒体也是如此。设定少用它们的日子和完全不用它们的日子。
"人们必须非常有意识地限制使用时间,设定具体限制,"她说。"写一个具体清单,列出他们打算在平台上做什么,并尝试只做这些事情,不要分心或陷入兔子洞。"
Q&A
Q1:OpenAI为ChatGPT新增的"休息提醒"功能是什么?
A:这是一个新的弹窗提醒功能,当用户与ChatGPT对话时间过长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提示询问是否需要休息。这个功能类似于流媒体平台询问用户是否还在观看的提醒,旨在帮助用户避免过度使用AI聊天机器人而产生成瘾行为。
Q2:专家认为休息提醒功能能有效防止ChatGPT成瘾吗?
A: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Anna Lembke博士认为效果有限。她表示,根据临床经验,这种提醒对还未严重沉迷的用户可能有帮助,但对已经严重成瘾的用户效果不大。目前社交媒体和科技公司也没有公布此类功能的有效性数据。
Q3:除了休息提醒,OpenAI还对ChatGPT做了哪些心理健康相关的改进?
A:OpenAI改进了模型以更好地识别用户的心理或情绪困扰迹象,并提供更适当的回应。同时,ChatGPT在面对重大人生决定问题时会更加谨慎,不直接给出建议,而是引导用户自己思考和得出答案。这些改进旨在避免AI工具加重用户的妄想或提供有害建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