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影响力嘉年华全球大奖得主于近日公布。本届活动聚集来自32个国家的学生主导的人工智能项目,这些项目运用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创新来应对现实挑战。经过严格评审,来自中国、摩尔多瓦、美国、新加坡、印度和越南的六组参赛者从众多决赛者中脱颖而出,荣膺全球大奖。评选标准涵盖人工智能创新性、负责任的技术应用及社会影响力。所有获奖项目接受了英特尔技术专家开展的全面人工智能伦理审计,确保其解决方案符合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开发标准。
众多入围项目中,来自上海大学的陈奕捷、施茜、凌兆阳,凭借“智能硬件教育人工智能平台”项目,荣获18岁以上年龄组全球大奖。该平台通过在AI PC上本地化执行人工智能运算,提供类集成开发环境(IDE)的操作体验,确保实时反馈和100%的源代码隐私,从而革新数字电路教育。平台通过智能调度(NPU/GPU/Cloud CPU)与交互式学习指导,使学习者能安全地掌握硬件设计。
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外国语学校和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的王芮潼、李浚哲、王洛菘获得全球13-17岁组中国区总冠军。
英特尔人才、包容文化、员工参与度及企业社会影响力副总裁Kimberly Mayes表示:“在人工智能持续拓展创新边界的当下,新一代技术人才正成为这一进程的推动力。这些年轻的创新者不仅在应用人工智能,还在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塑造人工智能的未来。凭借新颖的视角、技术敏捷性以及对人工智能伦理的承诺,他们正推动各行各业加速发展。而创新的未来,正有赖于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的勇气以及思辨的精神。”
人工智能在应对社会普惠、可持续发展、医疗健康和教育公平等全球性议题上展现出巨大潜力。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创造积极价值,为此,英特尔致力于推进数字化就绪,推动普及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技能。本届活动为全球学生提供实践契机,帮助他们构建可产生深远社会影响的负责任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英特尔致力于以负责任的方式,将人工智能技能普及至更多人,不分种族、年龄、性别或背景。英特尔人工智能全球嘉年华给未来创新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了解、竞技人工智能创新并庆祝其带来的影响。目前,英特尔已与29个国家政府及2.7万家机构合作,已为全球超过800万人提供人工智能技能培训,以持续践行英特尔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符合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普惠可及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承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