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云原生2.0技术峰会在深圳举行。华为云携手深交所、顺丰、斗鱼等客户和伙伴共同探讨云原生技术前沿发展趋势和行业应用实践,解码“新云原生企业”成长之道。峰会还设置应用敏捷、数据服务、AI敏捷开发和音视频四个分论坛,来自互联网、金融、制造等行业300余位技术大咖和嘉宾出席。
作为技术峰会的重头戏,云原生AI敏捷开发技术论坛也如期举行。华为云ModelArts 、ModelArts Pro 、HiLens 的专家们,与各行各业专家探讨云原生AI技术前沿发展趋势,分享行业AI实践,共同探讨“新云原生企业”的AI成长之道。
ModelArts:云原生AI开发新范式,加速行业落AI落地,践行普惠AI
AI产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落地,在于如何让AI真正进入千行百业的生产系统,这方面存在很多的痛点与挑战。为推动AI敏捷开发和行业AI的高效落地,华为云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提出AI开发新范式,让行业落地AI更简单、资源消耗更低、编程更轻松、落地周期更短。同时,端到端的AI Inside加持,使能平台更智能,让开发效率更高效。
论坛上张谦介绍了华为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的几个突出功能:基于行业小样本数据训练高精度模型的华为云EI骨干模型,打破数据孤岛、推动行业联合建模的联邦学习,为了降低AI行业落地门槛的模型智能评估、诊断功能。在代码开发场景中,提供云化版本ModelArts Notebook,主打内容一键接入、免费AI计算资源,灵活资源切换,高效探索与分享;提供ModelArts-IDE,通过本地IDE底座+ModelArts插件,配合远程开发能力,更符合深度开发者使用习惯,利用云上丰富资源计算、存储资源,极致代码开发、调测体验。
ModelArt Pro:模板化AI开发新模式,零代码也能实现高精度
受人才、收益、数据的制约,企业AI实际应用率增长缓慢。企业级AI开发平台ModelArts Pro,包含了文字识别、视觉、自然语言和知识图谱等多个套件,满足行业定制化需求,聚焦各行业可落地的AI开发方式。新式的OCR模板工作流,使得开发时间从7天缩短为3分钟。内置行业算法,少量数据即可实现高精效果,面向更多垂直场景,大大降低了传统行业AI应用门槛。
HiLens:云原生端云协同AI应用快速开发平台
端云协同AI应用开发平台HiLens的管理平台,支持对设备及应用的管理,包括对设备状态的监控、固件的更新以及在设备部署完成后再安装新的应用,或对已有应用的更新,及对应用进行控制等常用的功能。HiLens提供端云协同多模态AI应用开发框架HiLens Framework,缩短80%的技能代码开发量,实现端侧技能的快速开发和部署。助力开发者快速实现AI应用商业落地。
当前,华为云可提供60款人工智能服务,160项功能,已在全国10+行业600+项目落地。华为云已获得50+全球安全认证,守护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面向行业,华为云推出EI工业智能体、交通智能体及城市智能体,通过AI协同云、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等多种技术,与行业专家经验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构筑领先优势,构筑城市美好未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博通宣布对VMware Cloud Foundation平台进行重大升级,将私有AI服务集成到核心订阅中,并为vSAN存储虚拟化软件添加云原生对象存储支持。此举旨在满足企业对简化基础设施、高效AI采用和网络安全的需求。升级包括与英伟达合作的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服务、支持AMD GPU、Amazon S3兼容对象存储、与Canonical合作的Ubuntu容器镜像,以及新的四阶段自动化安全流程。博通还推出了面向高监管行业的VCF网络合规高级服务。
清华大学等多家机构研究团队完成了语音分离技术的全面调研,系统梳理了从传统方法到深度学习的技术演进。研究揭示了"鸡尾酒会问题"的核心挑战,分析了各种学习范式和网络架构的优劣,并通过统一实验框架提供了公平的性能基准。调研涵盖了实时处理、轻量化设计、多模态融合等关键技术方向,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选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语音分离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Google正式发布Gemini 2.5 Flash Image模型,该模型此前在测试版中被称为nanobanana。新模型为企业创意项目提供更多选择,能够快速修改图像外观并提供比以往模型更强的控制能力。该模型在保持人物相似度和编辑一致性方面表现出色,支持多轮编辑、照片融合等功能,并已集成到Gemini应用中供付费和免费用户使用。
浙江大学和腾讯微信视觉团队发现AI图片生成训练中"时机胜过强度"的重要规律,开发出TempFlow-GRPO新方法。通过轨迹分支技术精确评估中间步骤,结合噪声感知权重调整优化不同阶段的学习强度,将训练效率提升三倍,在复杂场景理解方面准确率从63%提升至97%,为AI训练方法论带来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