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在深圳举办,江苏知途教育科技产品经理俞京华出席“云原生2.0,让应用‘生于云、长于云’”分论坛并发表题为“知途教育,云原生如何匹配AI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演讲。

近年来,AI 的发展如火如荼,它正在改变各行各业。如果把大企业的智能化升级比作一个赛道,那么 AI就是提高发展速度和商业高度的重要引擎之一。而在引擎的比拼上,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极度稀缺
2020年因疫情的原因,人工智能的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但AI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人才短缺成为AI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
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不同技术方向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均低于0.4,说明该技术方向的人才供应严重不足。从细分行业来看,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的岗位人才供需比分别为0.08、0.09,相关人才极度稀缺。
除了直接促进AI技术发展的核心职位外,很多间接岗位的市场需求也出现明显上升,如数据标注师等,年均涨幅达到20%以上。
经济转型倒逼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尽管当前AI技术人才如此紧缺,但作为人才输送一线的院校,在相关人才培养方面却遇到了诸多难题。课程体现与技术发展不匹配,人才标准与培养目标脱节,人才培养难以跟上产业发展,岗位对接机制滞后等等,都导致了学生技能与产业发展出现严重断层。
而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也存在着各种弊端。企业师资不足,课堂教学工具缺失,过度依赖企业师资,实训课程质量不高等问题,也让现在的校企合作模式很难输送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加上近年来产业集群建设和转型升级的加快,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对技能型人才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由此带来的人才需求,倒逼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变革。
知途教育打造人才培养新范式
知途教育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专业知识体系与高校课程进行融合更新,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培养目标,遵循基于OBE模式进行前沿学科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基于云原生,携手华为云构建校企协作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产教融合的教育新生态,助力高校专业课程研发、专业建设、师资培养与学生高质量就业。
过去3年里,知途教育一直为高校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提供实训教学平台及专业教学资源库服务;今年,知途将通过“智课堂”、“智实习”、“智实训”三大产品矩阵的构建,来打造人才培养模式新范式的生态闭环。
携手华为云推出「AI高校学科建设解决方案」
知途教育与华为云携手,推出「AI高校学科建设解决方案」,基于先进的人工智能开发实践平台ModelArts设计,打造 “纯干货”AI课程,解读人工智能的奥秘,帮助学员系统性掌握人工智能实战技能。
知途教育和华为云一起打造的这套方案,包含了当下最热门的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言信号处理、知识图谱等AI技术,结合ModelArts的模型训练以及HiLens Kit的端侧推理,实现从“云”到“端”的应用场景实践。企业员工通过学习实践,可以解决在电力、财经、智能工厂、交通、电商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遇到的问题。例如广西大学使用平台内置“电力欠费预测案例”用于南方电网企业赋能培训,参训企业非常认可真实的案例,表示符合他们真实的工作场景。
该解决方案在云端算力、知途学习实训平台、课程案例教学资源到交付培训服务四层架构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赋能、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等环节助力高校AI学科建设,建设产教融合的新工科教育新生态。
实战方案落地收获一致好评
早在2019年12日,暨南大学率先就将此「AI高校学科建设综合解决方案」落地校园。
疫情期间,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关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倡议,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全力支持各高等院校广泛深入开展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教学不断线,暨南大学先已经建设的「AI高校学科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为人工智能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支撑。
暨南大学大四学生无法返校做毕业设计,学习只能在线上进行。校领导随即决定采用知途教育联合华为云打造的「AI高校学科建设综合解决方案」,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使用ModelArts平台完成课题实训和毕业设计。ModelArts云端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等优势充分保障了线上教学的稳定进行,让毕业生可以顺利完成毕业实习任务。AI高校学科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也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
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落地
我国一直在倡导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产教融合,加快AI人才培养体系和产业生态建设是行业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共识。
未来,知途将继续携手华为等顶尖技术企业,紧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各区域人工智能创新服务重要枢纽的创新中心,推动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典型,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加速地方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
“我们将会继续自己的创新使命,在推动高质量教育与人才培养落地的征程上,用技术的力量,助力教育管理和教学智慧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知途教育CEO俞京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YouTube开始推出肖像检测工具,帮助创作者识别和举报使用其面部特征的AI生成视频。该系统类似于版权检测机制,目前处于测试阶段,仅向部分创作者开放。用户需要提供政府身份证件照片和面部视频来验证身份。系统会标记疑似包含用户肖像的视频,但无法保证100%准确识别AI内容。YouTube将根据多项因素决定是否移除举报的视频。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让AI模型学习解决几何问题,能够显著提升其空间理解能力。他们构建了包含约30000个几何题目的Euclid30K数据集,使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多个AI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几何训练在四个空间智能测试基准上都带来显著提升,其中最佳模型达到49.6%准确率,超越此前最好成绩。这项研究揭示了基础几何知识对培养AI空间智能的重要价值。
谷歌宣布在AI Studio平台中引入"氛围编程"体验,让编程和非编程用户都能更轻松地开发应用程序。用户可通过简单提示生成可运行的应用,新功能包括应用画廊、模型选择器、安全变量存储等。平台还添加了模块化"超能力"功能和"手气不错"按钮来激发创意。完成的原型应用可一键部署到谷歌云运行平台。此次更新正值业界期待谷歌即将发布Gemini 3.0大语言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Tool-Light框架,通过信息熵理论解决AI工具使用中的过度调用、调用不足和过度思考问题。该框架采用熵引导采样和两阶段自演化训练,让AI学会合理使用外部工具。在10个推理任务测试中,Tool-Light显著提升了AI的效率和准确性,为AI工具集成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