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谈判关键信息,记录慢、易遗漏?
创作灵感乍现,却转瞬即逝?
多语言交流障碍,直入大型“社死”现场?
不用怕——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和讯飞腕式录音笔R1,它们来了!在今天的智能录音笔新品发布会上,科大讯飞正式对外发布了两款智能录音笔产品,可以满足“打工人”和求学者的各种不同需求。
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既是录音笔,也是转写神器和翻译大神
首先,作为一款录音笔,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在拾音方面保持着一贯的高标准和专业度。具体来说,它使用了2+4麦克风阵列,即2颗定向麦克风和4颗全向麦克风,前者使其可以满足距离达15m的定向拾音需求,适用于大型会议、演讲等大型场景,后者使其可以实现360度收音,适用于多人近距离和小型会谈。并且,据科大讯飞副总裁李传刚介绍,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还能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自动识别,智能选择定向或者全向模式,满足使用者在不同场合下的需求。
科大讯飞副总裁 李传刚
此外,由于搭载了讯飞核心的降噪算法,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的降噪能力也是它的优秀之处。比如在环境嘈杂的回忆现场,它就可以自动进行识别,然后根据声源位置自动增益,智能降低环境噪音,即便是远距离录音,人声也清晰可闻。
但是,如我们所知,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绝不仅仅是一款录音笔,更是一个“转写神器”和“翻译大神”。现在,它的支持语言更是拓展到了包括粤语、四川话、云南话、贵州话、山东话、太原话等12种中文方言,以及汉语、英语、日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等10大语种,可以实现中英、中日、中韩、中俄4大语种的边录边译。速度方面,它可以做到“1小时录音5分钟出稿”,精准方面,可以实现高达98%的准确率。而针对财经贸易、IT科技、教育、医疗等专业领域,李传刚强调,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还特别进行了优化,更好地满足了职业人士等需要。
最令他满意的功能更新还不止于此,据他介绍,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能够对非人声或者语气词自动过滤、进行智能语义分段或者编辑标记,并且,它还支持录音和文字在QQ、微信上的快速分享,可以进行多个终端之间的同步。
当然,在硬件配置上,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也是可圈可点的。一方面,它秉承了所有版本机身轻薄的特点,配备了2.0英寸的触控屏幕,使得转写信息实时可见,而机身内置2000mAh的大电池使得续航能力也“很能打”;另一方面,它采用了铝合金前壳和全身亲肤手感漆,从视觉到触感都“很香”。
讯飞腕式录音笔R1:既是录音笔,也是智能手环
另外,此次与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共同发布的“One More Thing”,是全球首创的讯飞腕式录音笔R1。同样是“录音笔”,它采取了颠覆式的腕式设计,大小与腕表接近,同样具有98%的转写准确率,也支持多种语言转写等功能。
但是与普通录音笔不同,讯飞腕式录音笔R1还是一款可穿戴手环,除了录音模式之外,还兼有手环模式和运动模式,并且录音模式还能与运动模式随时切换,也就是说,哪怕你在运动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录音记录。
具体来说,当讯飞腕式录音笔 R1处于开机状态时,只要双击侧边按键即可开启录音,操作非常便捷,可以进行5m距离的降噪高清拾音,具有随时录音、快捷录音、无感录音三大特点。而由于内置了PPG生物传感器,讯飞腕式录音笔 R1还可以对使用者进行24小时的心率及睡眠监测,并配有消息提醒和闹钟等多种常备功能。此外,在运动模式下,讯飞腕式录音笔 R1还支持户外步行、户外跑步、室内跑步、骑行等5种常用运动模型,可以高效记录使用者的运动数据,同时,IP67级的生活防水还能保证在洗手、淋雨时不影响佩戴。
硬件配置方面,讯飞腕式录音笔 R1同样毫不含糊。据李传刚介绍,它可以支持5小时的录音,7天续航,具备16G的大容量存储和5G的云空间,但是,在重量上只有27克,无论对于男士还是女士都很友好,真正地做到了“无感”。
据悉,目前最新发布的两款产品现已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启预售。其中讯飞智能录音笔SR302日常零售价999元,预售享定金10元抵60元;讯飞腕式录音笔R1日常零售价399元,预售享定金10元抵70元。
可以看到,在AI的加持下,科大讯飞的转写产品正在从硬件、软件能力,从使用场景、使用人群等各个方面实现不断的升级和突破。但是李传刚在发布会现场再次承诺,讯飞的录音产品转写功能终身免费。相信凭借着这样的硬核实力和贴心服务,科大讯飞将迎来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邻里社交应用Nextdoor推出重新设计版本,新增本地新闻、实时警报和名为"Faves"的AI功能,用于发现本地商户和地点。该应用与3500家本地出版商合作提供新闻内容,通过Samdesk和Weather.com提供天气、交通、停电等实时警报。Faves功能利用15年邻里对话数据训练的大语言模型,为用户提供本地化AI推荐服务,帮助用户找到最佳餐厅、徒步地点等本地信息。
Skywork AI推出的第二代多模态推理模型R1V2,通过创新的混合强化学习方法,成功解决了AI"慢思考"策略在视觉推理中的挑战。该模型在保持强大推理能力的同时有效控制视觉幻觉,在多项权威测试中超越同类开源模型,某些指标甚至媲美商业产品,为开源AI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英国生物银行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身成像项目,收集了10万名志愿者的超过10亿次扫描数据,用于研究人体衰老和疾病过程。该项目历时11年,每次扫描耗时5小时,投资6200万英镑。目前已有8万人的成像数据供全球研究人员使用,剩余数据将于年底前发布。项目已开发出能预测38种常见疾病的AI工具,并在心脏病、痴呆症和癌症诊断方面取得突破。
这项由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完成的研究,首次对OpenAI GPT-4o的图像生成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团队设计了名为GPT-ImgEval的综合测试体系,从文本转图像、图像编辑和知识驱动创作三个维度评估GPT-4o,发现其在所有测试中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研究还通过技术分析推断GPT-4o采用了自回归与扩散相结合的混合架构,并发现其生成图像仍可被现有检测工具有效识别,为AI图像生成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评估基准和技术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