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我是讲解员松果!”
步入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大门,这个身高一米二的小家伙就热情地迎了上来,露出憨态可掬的笑容。
“这是我们的生态伙伴、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服务型机器人。”计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小彤在松果脑袋上拍了一下,“今天,就让松果带我们逛逛吧!”
松果的大眼睛闪了闪,转身领着我们走向展厅。
松果:“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位于营城子大街8号,建设面积12140平方米,由沈阳市、浑南区人民政府投资、华为提供技术支撑建设,2021年9月启动施工,2021年底启动运营,今年8月9日正式上线并网。计算中心一期上线100P算力,实现上线即饱和,预计于2022年12月扩容至300P。计算中心由沈阳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提供运营支持,为伙伴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应用创新孵化、产业聚合发展、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
松果一边讲解,一边礼貌地避让着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领着我们来到一面展示墙前。
松果:“这里展示着计算中心的部分合作伙伴,依托政府的公信力和华为的自主创新技术,结合当地产业特点,面向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场景,打造昇腾AI应用示范标杆。截至2022年三季度,共孵化昇腾方案60+,认证课题覆盖智慧城市、工业、能源、交通、教育等9大类别,可实现广泛应用。”
“通过生态合作,我们已经成功引入诚仕达、小视科技等公司入驻创新中心开展联合办公,目前,计算中心园区旁边的沈阳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二期项目也在建设中,相信将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入驻,共同繁荣昇腾AI生态!”小彤骄傲地补充,然后召唤松果过来,“再带我们看看机房吧!”
松果:“好的,请跟我来。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依托华为全栈自主创新的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是涵盖基建基础设施、硬件基础设施到软件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城市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具有规模大、可扩展、性能优、交付快等特点,为用户提供精准可靠的训练算力环境,满足产业发展对算力的多样化需求。”
这趟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探访之旅多亏了松果,它一板一眼的介绍,俨然一个尽职尽责的小员工。据小彤介绍,计算中心另外两家生态伙伴——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沈阳吕尚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专研机器人的企业,中煤科工的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员巡检在危险环境中工作提高巡检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吕尚推出的守望者机器人,在医院、机场、高铁站等高风险区域负责防疫消杀工作,还受到了央视新闻的官方点赞。
相信未来,在昇腾和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将更多地出现在千行百业之中,点亮智慧生活。
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介绍:
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和核心驱动力之一。辽宁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突出,应用场景丰富,有利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充分孕育与发展,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利用优势,为伙伴提供“一中心,四平台”服务:
●公共算力服务:为辽宁省内外生态伙伴提供普惠AI算力服务,截至2022年三季度,已签约意向算力274P,超过已经建设的100P算力。
●应用创新孵化:依托政府的公信力和华为的自主创新技术,结合当地产业特点,面向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场景,打造昇腾AI应用示范标杆。截至2022年三季度,共孵化昇腾方案60+,认证课题覆盖智慧城市、工业、能源、交通、教育等9大类别,可实现广泛应用,与东北大学、沈阳美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进大模型开发及应用。
●产业聚合发展:推动AI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开展如“机器视觉+AI”等系列主题的创新活动;打造活跃的AI产业生态圈,陆续展开供需对接企业超过28家,共建“东北数字第一城”。
●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携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伙伴,提供师资培训、HCIA-AI、星火训练营等培训课程。联合东北大学举办高校行活动,为超过2000名师生提供昇腾人工智能技术培训服务。
昇腾万里,赋智沈阳。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沈阳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愿与生态伙伴携手,构筑智能根基,共创数智未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