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Humane发布了一款可穿戴式人工智能虚拟助手的物理设备。AI Pin是一种领口别针式的设备,用户佩戴后轻按即可与虚拟人工智能助手交谈。它配备了聊天机器人ChatGPT,并通过微软拥有云计算能力。埃隆·马斯克也把生成式AI接入了X(原推特)平台,Grok可以回答几乎任何问题,甚至能启发用户提出问题。此外,这个人工智能模型“有智慧,还有一点小叛逆”,所以它的使用者最好不是讨厌幽默的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近日发布了关于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主要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标准化工作,形成“8+9”的新产业标准化重点领域。其中,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领域;未来产业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大领域。
11月26日,在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刁庆军,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刘辛军,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沈阳,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员、清华天津装备院常务副院长何永勇出席了“新产业发展与技术转移加速器(湛蓝计划)”。活动由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四位老师与学员代表们一起讨论机器人前沿技术发展、元宇宙与AIGC发展,以及技术转移转化要点,探究新时代下人才培养方向。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个人数字化学习中心李璇主持论坛。
刁庆军一直关注终身学习和人才培养,在致辞中指出数字化转型对继续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已来的未来”,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
刘辛军为大家进行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尤其是共融机器人发展现状和前沿,围绕“与环境共融”的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加工新方法,为大家介绍了机器人创新和代表性成果。
沈阳进行了元宇宙与AIGC前沿分析。他为大家介绍了AIGC背景下的元宇宙发展新趋势,并通过生动翔实的案例分析了元宇宙在工业、祭祀、服装、新闻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及AIGC加持下的元宇宙发展新趋势。他强调,要采取积极治理措施,引导科技向善。
何永勇进行了技术转移转化与案例分享。他详细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和模式,并以多个转换实践公司为案例,分析了新型研发机构在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之间发挥的重要作用。
论坛现场还为元宇宙青蓝计划二期和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代表颁发了学习证书。
随后,李璇公布了新产业发展人才体系及湛蓝计划调研方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结合产业实践案例,帮助企业和个人更从容地应对发展变局,更全面地提升发展格局,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助跑加速。在国际高校的继续教育领域,青蓝计划是具有先发优势的行业引领性项目,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AIGC蔚蓝计划致力于培养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人才,深蓝计划致力于培养具有未来产业布局前瞻视野的企业家领军人才。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继教学院还推出了推动产学研深度转化的“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项目”。
从宽口径的青蓝计划,到厚基础的蔚蓝计划,再到创新为先导的深蓝计划,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转移项目,一年多时间里,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累计培养了近600名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清华学科优势,为我国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工作贡献更多清华力量。学院即将推出“新产业发展与技术转移(湛蓝计划)”,融合多个院系产学研资源,助力大家深度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知名的投资机构ICONIQ Capital发布了《开发者手册:2025年AI现状报告》,基于对300位企业高管的调研,包括CEO、工程负责人、AI负责人和产品负责人等关键决策者,涵盖了从初创公司到十亿美元巨头的各个发展阶段,深度剖析了当下企业AI产品应用的全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从"如何构思、交付和规模化AI驱动业务"的完整路线。
中科大团队开发出LongAnimation系统,解决了长动画自动上色中的色彩一致性难题。该系统采用动态全局-局部记忆机制,能够为平均500帧的动画进行稳定上色,性能比现有方法提升35-58%。核心创新包括SketchDiT特征提取器、智能记忆模块和色彩优化机制,可大幅提升动画制作效率。
南开大学团队开发出DepthAnything-AC模型,解决了现有AI距离估算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复杂光照条件下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创新的扰动一致性训练框架和空间距离约束机制,该模型仅用54万张图片就实现了在雨雪、雾霾、夜晚等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距离判断,同时保持正常条件下的优秀性能,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导航等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