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五下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高通已就收购事宜与英特尔进行了接触,但目前这笔交易还远未确定,高通也未正式向英特尔提出收购要约。《纽约时报》在周五晚上证实了这一报道,并补充说“高通尚未对英特尔提出官方报价”。
英特尔曾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但由于技术转型的困难、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在移动和AI芯片市场的相对落后,其市值大幅缩水,在2023年的市值为2118.5亿美元,而到目前,市值只有约为934亿美元,刚过去的第二季度净亏损达到16.1亿美元,正面临历史上最大的危机。
相对之下,高通作为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正处于扩张之际,希望通过收购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根据高通官方发布的财报,2024年第二季度高通实现了营收93.93亿美元,净利润达到21.29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业务和汽车业务的推动,其中汽车业务增速高达86.9%。此外,高通在AI领域的布局也为其带来了新的突破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高通在2023年10月推出了面向Windows 11 PC的骁龙X Elite处理器,标志着高通正式进军PC处理器市场。骁龙X Elite处理器采用定制的集成高通Oryon CPU,其单线程性能超过了苹果M2和英特尔i9,同时在功耗方面表现出色,与同级x86产品相比,性能可达竞品的两倍,而达到相同峰值性能时,功耗仅为竞品的三分之一,目前高通市值约为1882亿美元。
如果交易能够顺利完成,并且通过了监管审查,这将是近年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交易之一。高通将能强势进入PC及服务器领域,还可以利用其在移动设备芯片领域的丰富经验,带动PC市场的技术转型,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看到更多结合移动技术和PC处理能力的设备,提供更强大的性能和电池续航。
不过,这样的收购并非易事。历史上,类似的大型收购案,如英伟达收购ARM,就曾面临重重挑战和监管障碍。
英伟达在2020年宣布计划以400亿美元收购ARM,但该交易遭到了包括英国、欧盟和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审查和反对,虽然英伟达和软银集团都在努力争取批准,但该收购协议最终在2022年宣布终止。
高通若要收购英特尔,也可能面临类似的挑战。首先,监管机构可能会对这样的交易进行严格的反垄断审查,以确保市场公平竞争。英特尔和高通在多个市场领域存在竞争关系,如个人电脑和服务器芯片市场,这可能会使得收购更加复杂。此外,英特尔与AMD之间的x86/x86-64交叉许可专利协议也可能对后续的芯片设计使用带来限制。
从近期的情况来看,英特尔的业务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英特尔分拆其芯片代工业务,成立一个独立的子公司,以吸引潜在客户。英特尔还宣布了与亚马逊网络服务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该协议是一项多年期、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框架协议。英特尔还在公告中宣布,已获得一份价值30亿美元的政府合同,市场闻风后其股价在当日收盘时飙升了6%以上。
目前,英特尔和高通都未对收购传闻做出明确回应。考虑到交易的规模和复杂性,以及可能涉及的严格言反垄断审查,这起交易能否顺利进行还有待观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惠普企业与爱立信合作开设研究设施,验证双模5G核心服务,为电信运营商提供"无缝"下一代核心网络。联合验证实验室将解决多供应商基础设施部署中的关键挑战,进行互操作性测试。实验室位于瑞典爱立信总部附近,2025年底投入运营。该方案结合爱立信双模5G核心服务与惠普服务器、网络架构和红帽OpenShift平台,支持5G和4G网络,降低复杂性和运营成本。
北京大学团队开发出WoW世界模型,这是首个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AI系统。通过200万机器人互动数据训练,WoW不仅能生成逼真视频,更能理解重力、碰撞等物理定律。其创新的SOPHIA框架让AI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物理理解测试中达到80.16%准确率。该技术将推动智能机器人、视频制作等领域发展,为通用人工智能奠定重要基础。
高通在骁龙峰会2025上发布新一代骁龙8 Elite Gen 5芯片,AI处理速度从15令牌/秒提升至220令牌/秒,为真正的AI代理性能奠定硬件基础。AI首席官马拉迪表示,个性化AI助手即将到来,能够利用设备本地文档和图片等数据提供智能服务。尽管生成式AI仍面临准确性挑战,但硬件已不再是障碍,关键在于制造商的集成应用。AI代理将改变人机交互方式,自动化繁琐任务,让用户更高效地使用设备功能。
香港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推出PromptCoT 2.0,这是一种让AI自动生成高质量训练题目的创新方法。通过"概念-思路-题目"的三步策略,AI能像老师备课一样先构思解题思路再出题,大幅提升了题目质量和训练效果。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竞赛和编程任务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为解决AI训练数据稀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