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看似高投入,看不到比较快的回报率,事实并非如此。
探讨之前提到的分布式不间断电源系统,分布式采用锂电方案,在经济效益上具有双重提升:一方面在建设阶段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运维管理上同样实现成本优化。
大家发现,当前数据中心空置率,反映出目前在数据中心领域,它的业务发展、运营以及建设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
这就意味着数据中心并非能够迅速达到最佳运营点,通常需要经历一个业务增长的过程,我们称之为“业务爬坡期”,甚至有可能某些数据中心的资源上架率最终也不会很高。
尤其是在算电协同背景下,协同意味着“算”和“电”的建设应当是伴随式发展。所需的算力支撑应与电力供给相匹配,即根据实际需要的算力水平来购买相应的电力支持。
而相较于传统的集中式方案,这种伴随式建设就会遇到很大的瓶颈。
传统的UPS+铅酸方案,确实一定程度上通过规模效应实现了成本效益,单个设备容量可达到600kVA,甚至更高,均摊到每个机柜的成本确实较低。
然而,实际面临的问题是:当我们按照整个楼层的容量来建设UPS + 铅酸系统后,业务增长是否能够迅速跟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业务增长很难立即匹配这样的规模,通常需要一两年,甚至三四年时间来逐步增长,有的最终可能都无法达到预期的上架率。
相比之下,采用分布式方式进行建设,用多少机柜,就上多少机柜的电力建设,这显得尤为宝贵。
从投资的角度,我们进行过投资曲线的测算。集中式方案通常是分阶段、大阶梯式进行建设,每个建设阶段以几百个机柜为增量单位。
与集中式方案不同,分布式电源的建设模式是以单个机柜为单元,呈现斜线式线性增长。
在集中式方案中,起步就是一个较大的投资台阶,而到了下一个周期阶段,又是一次大的投资跃升,如上图所示。
运维方面,众所周知,铅酸电池作为传统的电池类型,其循环寿命非常有限。通常情况下,在UPS主机寿命到达之前,铅酸电池大约每四至五年就需要更换一次。
这不仅给数据中心的整体运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且铅酸电池的维护本身也较为耗费人力和电力,这是导致运营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采用分布式锂电方案可以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同时,业界也在探讨将新兴的储能技术应用于数据中心。
从备电的角度来看,锂电池的电量及其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削峰填谷的应用需求,这样的话,很大程度,尤其在峰谷电价比较大的区域,采用分布式锂电方案能够给数据中心带来很好的电费节省。
这种技术转型,无疑将为数据中心带来更为高效和经济的运维体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racle 推出最新一代 Exadata 平台 X11M,大幅提升了 Oracle 数据库在 AI、OLTP 和分析方面的性能。X11M 针对云、多云和客户数据中心环境进行了优化,在速度和效率上相比前代系统有显著提升。它通过硬件和软件的深度集成,为企业客户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兼顾了可扩展性、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X11M 的推出标志着 Oracle 在数据库技术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 GPU 众多特性中,NVIDIA GPU 凭借其独特的 CUDA 架构和丰富的 CUDA 核心而备受瞩目。然而,由于 GPU 资源的高昂成本和相对稀缺
随着数据中心能耗的急剧增长,使之成为双碳目标达成的重点监控目标。文章针对数据中心中功耗大于200W的高功率芯片,沿着散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