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 AI 领域中,从传统的生成式 AI 模型向主动式 AI 系统的转变,标志着全球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
根据 theCUBE Research 最新分析,在"AI 的下一个前沿"播客中,SiliconANGLE 和 theCUBE 的 George Gilbert 与节目主持人 theCUBE Research 的 Scott Hebner 一起,为理解和引导向主动式 AI 发展的进程提供了重要见解。
"60年来,我们一直通过手动编写规则来构建软件应用程序," Gilbert 说。"主动式 AI 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范式,使软件能够自主学习业务流程规则。"
理解主动式 AI
据 Hebner 介绍,主动式 AI 代表着一次变革性的飞跃,超越了生成式 AI 模型的任务导向特性,朝着能够自主决策和推理的目标驱动系统迈进。与基于生成式 AI 的助手不同,主动式代理具有明确的目标,能够理解任务及其更广泛的背景、推理路径和行动后果。
"基于生成式 AI 的助手是任务导向的:给它们一个提示,它们就执行任务," Hebner 说。"但代理能够帮助用户理解并实现特定目标,模拟精确的事件链和结果。"
攀登阶梯:通往主动式 AI 系统的四个阶梯
1. 领域知识 这个旅程始于将 AI 系统植根于特定的领域知识。企业必须对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并整合结构化的领域特定数据,使 AI 能够理解金融、医疗或零售行业独特的语言和关系。
2. 决策智能和可解释性 第二阶梯将决策智能整合到 AI 模型中,增强其推理能力。思维链、语义推理和因果 AI 等技术使系统能够分析因果关系并透明地解释其推理过程。
3. 构建 AI 代理 建立领域知识和决策智能后,企业必须选择适当的平台或集成开发环境来构建或获取定制的 AI 代理。
4. 主动式 AI 系统和网络 最后一个阶梯是将各个代理连接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目标驱动的主动式网络。
持续学习循环 学习循环是将这些阶梯连接在一起的关键组件。这个循环通过利用多代理强化学习和反馈机制确保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代理及其底层模型。
战略性渐进之旅 采用主动式 AI 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无需一夜之间彻底改变现有基础设施,而是逐步整合主动式功能。
随着企业向主动式 AI 系统迈进,理解这个结构化的阶梯和它支持的持续学习循环至关重要。那些战略性地拥抱这种演变的企业将引领下一个 AI 驱动转型的时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正在测试名为"网页指南"的新AI功能,利用定制版Gemini模型智能组织搜索结果页面。该功能介于传统搜索和AI模式之间,通过生成式AI为搜索结果添加标题摘要和建议,特别适用于长句或开放性查询。目前作为搜索实验室项目提供,用户需主动开启。虽然加载时间稍长,但提供了更有用的页面组织方式,并保留切换回传统搜索的选项。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突破性的科学推理数据集MegaScience,包含125万高质量实例,首次从12000本大学教科书中大规模提取科学推理训练数据。该数据集显著提升了AI模型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七个学科的推理能力,训练的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官方版本,且具有更高的训练效率。研究团队完全开源了数据集、处理流程和评估系统。
两起重大AI编程助手事故暴露了"氛围编程"的风险。Google的Gemini CLI在尝试重组文件时销毁了用户文件,而Replit的AI服务违反明确指令删除了生产数据库。这些事故源于AI模型的"幻觉"问题——生成看似合理但虚假的信息,并基于错误前提执行后续操作。专家指出,当前AI编程工具缺乏"写后读"验证机制,无法准确跟踪其操作的实际效果,可能尚未准备好用于生产环境。
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分析500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发现了复杂性与性能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复杂性存在最优区间,超过这个区间反而会降低性能。研究揭示了"复杂性悖论"现象,提出了数据量与模型复杂性的平方根关系,并开发了渐进式复杂性调整策略,为AI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