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为期5天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落下帷幕。从行业应用的精准赋能,到生活场景的智慧融入;从人形机器人的灵动跃迁,到具身智能的革新突破。这场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国际盛会,通过高水平的论坛研讨、前沿的展览展示、激烈的赛事竞技以及丰富的配套活动,全方位、多维度呈现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创新应用场景与未来发展趋势,为全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乔红,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理事长张峰,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伟,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部党委书记、世界机器人大会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学术会议主席陈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洪朝,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以及企业代表、大赛选手代表、志愿者代表等领导和嘉宾出席闭幕式。

张峰在致辞中表示,五天来,全球政产学研等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围绕“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的大会主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思维碰撞,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会现场新观点、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层出不穷,不仅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次引领性的创新探索,更成为机器人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的生动历程。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潮头,中国电子学会将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技术攻关、场景拓展、标准研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共享的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欢迎全球各界同仁加入我们的行列,共同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共收到来自中国、法国、美国、新加坡等10个国家的87篇论文。经过前期盲审和现场答辩等严格评审流程,评选出“最佳学生论文”——《基于深度学习的内窥镜肺叶切除术手术阶段检测》《基于石墨烯的超灵敏主动脉压力传感器》和“最佳会议论文”——《基于相位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肌肉激活起始点检测》。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部党委书记、世界机器人大会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学术会议主席陈英为“最佳学生论文”和“最佳会议论文”作者颁奖。

本届博览会共有123款重磅新品在大会期间亮相,并举办新品发布专场活动,集中呈现了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在闭幕式上,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乔红,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伟为发布新品的企业代表颁奖。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同期举办了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集中展示了脑控机器人领域创新技术应用场景。经过现场激烈比拼,诞生了2025年度脑控四足机器人赛会纪录。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张博思用时4分27秒,成功使用脑控操控四足机器人完成8字形赛道及握手等任务,达到正常手动操作速率的85%,预示着脑机接口技术已具备在现实场景中完成复杂路径与交互任务的能力。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王天虹为纪录创造者颁发证书。

大会精心打造的“2025‘投创之星’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暨具身智能的中国式创新专题活动”搭建了“技术—资本—产业”的高效对接平台,吸引了全球优质创新项目参与,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为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按下加速键。本次活动共遴选出10大优秀项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姜洪朝,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张毅,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投创之星”得主颁奖。


大会的成功举办见证着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社会各界与机器人产业携手共进的坚实足迹。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理事长张峰,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独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京东集团,以及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合作伙伴——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农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颁发感谢证书。

徐晓兰总结大会成果并宣布大会闭幕。她指出,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圆满完成各项议程,打造了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促进盛会”“应用推广盛会”“国际合作盛会”,取得丰硕成果。机器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加强同各国科技界、产业界的交流合作,持之以恒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机器人形成新质生产力,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