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高盛最新研究显示,在AI需求推动下,数据中心容量预计到2027年将激增50%,该行业的能耗到2030年将翻倍。但这家金融服务公司表示,正在密切关注AI应用可能未达到当前炒作预期的迹象。
据高盛董事总经理Eric Sheridan称,AI热潮创造了一种"狂热氛围",主要科技公司"生怕被颠覆,正在部署资本进行攻防并重的策略"。
根据高盛发布的研究,全球数据中心容量目前约为62吉瓦,其中云工作负载占58%,传统工作负载占29%,AI仅占13% - 而在2023年初几乎为零。
预计到2027年,AI工作负载将占总容量的28%,而云的相对份额将降至50%,传统工作负载降至21%。这并不意味着云或传统工作负载在下降,只是AI增长更快,在更大的整体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投资规模与Omdia的研究相符,显示数据中心支出现在可与中等规模经济体匹敌,仅亚马逊一家每年投资就超过1000亿美元 - 大致相当于哥斯达黎加的整个GDP。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称,AI数据中心热潮可能使全球半导体收入在2024年至2030年间翻倍,达到超过1万亿美元。
该机构声称,增长的关键催化剂是先进的AI服务器基础设施,这是由对即将到来的AI应用需求的持续且可能快速增长所驱动的。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大部分需求可能来自超大规模供应商。
Counterpoint强调了"Token经济",智能体AI应用需要大幅增加硬件能力来驱动Token生成。
AI训练需要专用硬件,这正在推动巨大变化。高盛指出,两年前尖端系统每台服务器配备8个GPU加速器,到2027年领先配置将在文件柜大小的机架中装入576个GPU,功耗达600千瓦 - 足以为500个美国家庭供电。
因此,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使用量将增长165%,从2023年占全球电力的1-2%增至本十年末的3-4%。
高盛预计可再生能源将满足数据中心额外电力需求的40%,并有针对AI工作负载的适度核能扩张。然而,天然气发电机将提供剩余的60%,到2030年将增加2.15至2.2亿吨温室气体排放 - 相当于全球能源排放额外增加0.6%。
尽管预测乐观,但这家金融服务公司的分析师对任何可能破坏预测的市场疲软迹象保持"高度警戒"。风险包括AI货币化失败或使构建和商品化模型变得更便宜的创新。
数据中心容量的基本情况假设17%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27年达到92吉瓦,但情况范围从14%(如果AI兴趣令人失望)到20%(在更乐观的环境中)。
这些担忧呼应了更广泛的怀疑情绪。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最近承认该行业正在经历AI泡沫,而咨询公司麦肯锡今年早些时候警告说,没有人真正知道未来AI服务需求会是什么样子。
Q&A
Q1:数据中心容量预计会有多大增长?
A:据高盛研究显示,数据中心容量预计到2027年将激增50%,从目前的约62吉瓦增长到92吉瓦。其中AI工作负载将从目前的13%增长到28%,成为主要增长驱动力。
Q2:AI热潮对能源消耗有什么影响?
A:数据中心的能耗到2030年将翻倍,全球数据中心电力使用量预计增长165%,从2023年占全球电力的1-2%增至2030年的3-4%。这将新增2.15至2.2亿吨温室气体排放。
Q3:高盛对AI市场前景有什么担忧?
A:尽管预测乐观,高盛分析师对市场疲软迹象保持高度警戒。主要风险包括AI货币化失败、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等。这与OpenAI CEO承认的AI泡沫和业界广泛怀疑情绪相呼应。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瑞典央行与金融机构及国家安全部门深化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胁。今年5月,瑞典遭遇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政府和金融机构受到严重冲击。总理克里斯特松承诺增加资金支持,建立更强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央行将举办第二届在线网络安全挑战峰会,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瑞典金融协会敦促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
字节跳动发布Seedream 4.0多模态图像生成系统,实现超10倍速度提升,1.4秒可生成2K高清图片。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扩散变换器架构,统一支持文字生成图像、图像编辑和多图合成功能,在两大国际竞技场排行榜均获第一名,支持4K分辨率输出,已集成至豆包、剪映等平台,为内容创作带来革命性突破。
工作压力源于大脑储存混乱而非系统。本文介绍5个ChatGPT提示词,帮你将工作压力转化为结构化行动:优先级排序任务清单、快速撰写专业邮件回复、从冗长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问题解决方案、高效准备会议内容。通过系统化处理工作事务,将分散的精力转为专注执行,让大脑专注于决策而非重复劳动。
红帽公司研究团队提出危险感知系统卡(HASC)框架,为AI系统建立类似"体检报告"的透明度文档,记录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和问题修复历史。同时引入ASH识别码系统,为AI安全问题建立统一标识。该框架支持自动生成和持续更新,与ISO/IEC 42001标准兼容,旨在平衡透明度与商业竞争,建立更可信的AI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