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智数广州·进而有为”华为广州城市峰会2020成功举办。会上,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华为(南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谢明,华为中国区政企业务副总裁、广东政企业务总经理杨萍代表双方进行签约。广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胡洪,广东省工业与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詹若兰,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孙秀清,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广东代表处代表周建军等领导见证了此次签约。

华为(南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合作协议签约
随着《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广州市关于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2020-2022年)》《广州南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 -2020年)》的先后出台,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建设驶入了“快车道”。此次合作双方围绕标杆创新、融合应用、生态体系、人才培养、品牌建设五个方面具体展开,以推动区内人工智能应用企业创新发展、区内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南沙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应用引领、生态活跃的全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华为(南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助力南沙区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创新能力、业务实力和发展水平;打造南沙区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为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开发环境和便捷的算力资源,为制造业等企业提供人工智能与行业场景融合的创新解决方案;开展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与行业场景的充分结合;共建南沙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集聚区,通过“内孵+外引”,助力南沙区优化人工智能产业营商环境;推动人才汇聚,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创新中心构建人才实训基地。
据了解,此次合作中,华为云将充分释放科技、生态及创新资源优势,加快南沙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及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联酋阿布扎比人工智能大学发布全新PAN世界模型,超越传统大语言模型局限。该模型具备通用性、交互性和长期一致性,能深度理解几何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推理"学习真实世界材料行为。PAN采用生成潜在预测架构,可模拟数千个因果一致步骤,支持分支操作模拟多种可能未来。预计12月初公开发布,有望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低成本合成数据生成。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Puffin统一模型,首次将AI的图像理解和生成能力融合。通过创新的"用相机思考"方法,将相机参数转换为摄影术语,让AI像摄影师一样理解空间关系。基于400万样本数据集训练,模型在相机角度理解和可控图像生成上均超越专业化模型,并支持空间想象、摄影指导等多元应用,为空间智能AI发展开辟新路径。
AI代码编辑器开发商Cursor完成23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达293亿美元。Accel和Coatue领投,Google、Nvidia等参与。公司年化收入已突破10亿美元。Cursor基于微软开源VS Code打造,集成大语言模型帮助开发者编写代码和修复漏洞。其自研Composer模型采用专家混合算法,运行速度比同等质量模型快四倍。公司拥有数百万开发者用户,将用新资金推进AI研究。
KAIST研究团队开发出MPO多模态提示优化框架,首次实现同时优化文字和视觉提示,让AI能够像人类一样接收多种信息类型。该技术在10个数据集上平均性能提升6.8%,同时节省42%评估成本,为医疗影像、自动驾驶、药物研发等领域提供了新的AI交互方式,标志着从纯文字交流向多模态交流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