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力量驱动一座城市的产业发展繁花似锦?什么力量让一座“千年商都“汇聚创新智慧? 今天“智数广州·进而有为 华为广州城市峰会2020”走进花城,与广州各界共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新活力。
作为产业创新的“样板城市”,广州因商而立,也因商而兴,改革开放40年来,广州逐步建立起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了1.2万家,相比2015年增长了6倍。围绕创新产业链布局,广州持续加快部署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在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以持续的创新动能构建城市全场景智慧,加快实现城市好治理、人民好幸福。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广州将如何更进一步?会上,一系列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重磅举措正式发布:
广州人工智能生态联盟实验室(昇腾)正式成立,将为企业提供AI算力、开发工具、品牌推广、示范应用、培训赋能等多类公共服务,进一步推动广州建成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持续壮大广州人工智能产业。
华为与南沙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华为(南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成为立足南沙、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打造下一代超算系统,共创鲲鹏生态环境和鲲鹏人才培养体系。
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智慧楼宇、智慧园区和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广州城市建设深度融合。
会上,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发表主题演为“共建全场景智慧,释放智数广州新活力”的演讲,他表示:“华为长期扎根广州,围绕‘产、学、研、创、投’,与企业、高校展开了深度合作。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华为将充分利用‘5机’协同的技术优势,基于‘智能体’技术参考架构和华为云,与政府、企业、运营商、行业伙伴一起打造城市智能体、工业智能体、行业智能体,助力广州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创新、创业、创投的沃土,加速实现全场景智慧。”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发表主题演讲
面向未来,针对广州的区域、资源优势,华为将携手广州各界,基于智能体,从以下6个方面为广州的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夯实广州算力底座:继续秉承“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合作伙伴”的理念,与广州产业链生态企业紧密合作发展鲲鹏计算产业,共拓万亿级市场空间。
打造创新广州:与行业伙伴将昇腾计算融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在金融、交通、制造、能源、医疗等行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以算力集群赋能产业集群,为全场景智慧广州提供澎湃动力。
打造智造广州:与制造企业一起大力投入智能新技术,结合制造场景,做强IAB、NEM、汽车、超高清、先进装备制造和都市消费工业产业链,打造工业智能体,加速广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实体经济的压舱石。
打造数字广州:与广州市以及合作伙伴深入合作,探索在广州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叠加智能体架构,推动智能社会应用场景落地,实现智慧治理和智慧服务,让居民都能享受更有品质的生活。
打造动力广州:通过ICT技术帮助车企去造好车。
打造活力广州:围绕综合城市功能、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以及国际化营商环境,与广州展开全面合作,通过华为云构筑繁荣的软件与服务、边缘计算等生态,助力广州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实验区高质量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共生、共创、共享的繁荣生态是发展智能体并实现全场景智慧的关键。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使得软件走向SaaS化和服务化。华为云定位为中立的云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打造最好的SaaS服务开发和运营平台,成为中小企业、ISV、开发者创业、创新的首选。
目前,华为已携手产业伙伴在600多个场景探索和应用智能体,并与深圳、成都、福州、南昌、长春等城市宣布共建城市智能体,为城市的全场景智慧发展提供参考蓝图和样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树莓派基金会调查发现,尽管60%的家长认为编程是孩子的重要技能,但超过70%的家长表示孩子在正常课程中没有学习编程。该基金会CEO指出,随着AI技术快速发展,年轻人掌握技术理解和创造能力比以往更重要。超半数家长认为编程应成为必修课程,并相信学习编程能提升孩子未来职业前景。为填补学校教育空白,基金会呼吁在学校和图书馆广泛设立编程俱乐部,目标到2035年全球教授1000万儿童编程技能。
Patronus AI发布突破性研究,构建了首个系统性AI代理错误评估体系TRAIL,涵盖148个真实案例和21种错误类型。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复杂任务错误识别上准确率仅11%,揭示了当前AI代理系统在长文本处理、推理能力和自我监控方面的重大局限,为构建更可靠的AI系统指明方向。
文章介绍了AI大语言模型中最新的深度研究功能,这是目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功能之一。作者详细解析了ChatGPT、Claude和Gemini等主流模型的使用方法,并重点展示了深度研究功能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测试,作者用ChatGPT 4.5的深度研究功能生成了一份关于1990-2025年最令人厌烦歌曲的详细报告,展示了AI如何通过思维链进行深度研究和分析。文章还提到了语音交互模式将进一步改变用户与AI的交互体验。
这项研究首次从理论和实践证明AI模型可通过模仿生物睡眠-学习周期显著提升性能。研究发现AI训练中存在自发的"记忆-压缩循环",并据此开发了GAPT算法,在大语言模型预训练中实现4.8%性能提升和70%表示效率改善,在算术泛化任务中提升35%,为AI发展指出了注重信息整理而非单纯数据扩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