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2020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进入收官阶段,作为压轴活动——“智慧上海·进而有为”上海城市峰会2020成功举办。来自上海市政府、华为公司以及产业各界的嘉宾各抒己见,共同探索上海的数字化发展之路。峰会期间,城市建设各方主体在上海正式联合发布“城市智能体”,旨在集聚能力,聚合生态,通过打造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让城市演进为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能体”。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参与了“城市智能体”的发布,并发表了“AI 2.0赋能上海数字化转型”主题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
吴志强院士指出,数字化转型,必须要达到一个巅峰的数值让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过去有一个词叫“数字完整生态”即“数态”。数态是整个城市提升品质的关键要素。在转型方面,他认为,今天的数字已经变成整个数字的能力,达到了超越个人感知的能力的时候,数字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数字化是真正让上海这座城市的数字智慧达到世界巅峰状态的关键词。
以下为吴志强演讲的重点内容:
我想给大家说的第一个词就是上海 。什么是上海呢?在上海所有里弄的所有人家讲的上海话都是不一样的——你是宁波来的,你说的就是带着宁波口音的上海话;你是广东来的,你说得就是带着广东口音的上海话;你是扬州来的,你说的就是带着扬州口音的上海话。上海话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为上海人几乎就是移民构成,而那些移民之后讲的话被称为“上海话”。每一个在上海作出贡献的人都可以称为这里的主人,这就是上海。 这是一个移民文化的城市,在中国除上海以外,没有第二个在大规模移民后形成自己方言的地方。甚至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都很少有。在近代史上,上海更是唯一一个样本的地方。上海给大家创造了一个谁都可以作贡献、做主人的地方。所以,不要怕自己讲的上海话不标准,不标准的上海话才是标准的 “ 上海话 ” 。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关键词,上海。
第二个词:数字。我们中国工程院从AI 2.0开始,在潘院士、徐院士等几位大科学家的带领下,一直在攻关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过去的人工智能已经不够,今天的人工智能我们称为2.0。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AI2.0对整个平台未来的发展需求。要说数字化转型,人类非常清楚——任何不懂数字的都不能称为文明,数字这个词是任何文明破解世界难题的必要的工具。最早的时候,不管是希腊还是中华民族,都是用数字破解世界的密码。
一万年前开始,就一直有人用数字来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大家看不见的力量。到了一千年前,中国进入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我曾经在德国留学十年,有一次,我的一位德国数学家朋友请我到他家吃饭,他从书架上拿出了一套中国线装书,随便抽一本给我看,是中国隋代的,一边念古中文,一边写所有的数据等式。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次遇到一道题——隋代的时候,太阳从东偏南多少度、月亮在几时几分西偏南多少度开始,以什么样的速度往上走,问太阳和月亮什么时候能碰到?这么复杂的题目,全是变量,速度、角度大小都不一样,要算出这两者在什么时候碰到,这是多难的题目。翻过来一页,就是答案,十分简单地就破解掉了。
这是中国人数学的巅峰状态。我作为中国人,当时特别难受。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呢?中华民族当时的数字文明,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而我却一点也不知道,我们的数字还全部是重新从西方引进的。所以,我觉得任何文明,在它发展的巅峰阶段,一定是对数字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
到了今天,数字化已经变成了所有人都看得见、摸得着的量化图像的时候,这就是所有文明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的时候。从少数人的抽象哲学,到生产使用再到人民生活的所有文明体,这就是一个“数字化”的历史。假如不看到这个历史,我们就没有办法说最后一个词——转型。
如何转型呢?必须要达到一个巅峰的数值,让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大家说过去有一个词叫数字完整生态,即“数态”。在城市中间数字生态是整个城市提升品质的关键要素。我们所说的“数字上海”“智慧上海”,就是说上海的“数态”达到了什么程度。我们现在说的整个气氛中间,可以达到什么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词。同济大学在整个过程中有算力,我们还需要创新孵化、产业聚合,人才培养。我们把“四大块”大规模拓进的时候,才有了后面的软硬件变成基础设施的价值所在。
在上海的中环线上走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浦西的中环线穿梭在高楼中间。一到浦东以后,全部都是绿色环境。我们希望它不仅是绿色环境,还是一个高数据的环境。数字生态是一条极好的“带”,能够在这条数字生态“带”上面发育下一代的文明,这才是上海浦东真正要做的事情。
最后再说说转型,这是我2006年在浦东做世博会会议总规划时给IBM画的第一张图,智慧城市应该是能够感知、判断、反应和学习的完整循环,智慧不仅是Smart,而是Smarter,“越来越聪明”。
后来画了第二张图,better city better life。智慧城市应该能够为医疗、就医、交通、服务、金融、文化等各个方面服务。早在14年以前,我就开始构想把数字化应用到这上面。
当然企业、政府、市民都要参与其中,这是第三张图。
最后,智慧城市的架构应该是从感知层、数据层、数据库、中心处理最后到应用层。
今天,基本上这四层架构都可以搭建。在不断向前进步时,我们可以看到转型是从物质,很少一部分人从物质的世界中间看破变成数据;数据再逐步变成大家生产中间可以使用,逐步到了今天,数字已经变成整个数字的能力;达到了超越个人感知能力的时候,也就是0.1秒,感知能力反应的时候,数字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我的城市规划中间,开始进入到过去的城市规划,一年一感知。形成年检,后来到月检,现在的频率开始出现了小时、分钟。最近这几个星期,我们在做的城市感知全是0.1秒之内的感知,发现了城市里面的流动、风流、水流,也包括资金流动,在0.1秒的反应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感知。现在,这些数字全部开始展示。这才是真正让上海这座城市的数字化、 智慧化达到世界巅峰状态的词。
实际上,吴志强院士在峰会上所讲的关于“智慧城市”四个特点——感知、判断、反应和学习,与“城市智能体”四个层级——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慧应用——所实现的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持续进化,不谋而合。而这,也为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动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生成式 AI 模型的爆炸性增长,单一数据中心已难以满足其计算需求。未来,AI 的持续发展可能依赖于跨越国家甚至大洲的新型超级计算机。这种分布式架构将现有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型虚拟数据中心,以应对 AI 模型日益增长的计算和能源需求。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模型进展,特别是o1-pro模型带来的突破。文章解释了新模型如何改变工程师与大语言模型交互的方式,提高了模型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同时介绍了业内专家对这些进展的看法,以及这些变化对AI技术发展的潜在影响。
KKR计划收购中东最大数据中心公司之一Gulf Data Hub的股份,双方将投入50亿美元用于公司的区域和国际扩张。这笔投资反映了中东地区作为全球资金投资热点的崛起,以及数字基础设施需求的激增。KKR看好数据中心支持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巨大潜力。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发展。一项针对尼日利亚学生的研究表明,使用 AI 辅导仅 6 周就能带来相当于 2 年的学习进步。AI 导师能够提供个性化指导、认知支持和情感鼓励,特别有助于帮助学习落后的学生。这种技术有望实现规模化的高质量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类似亚里士多德般的个性化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