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2021年4月18日] 在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前夕,华为重磅发布了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 810,它是业界目前最大算力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目前已具备量产能力。华为MDC 810,稠密算力高达400 TOPS,达到ASIL D功能安全要求,搭载智能驾驶平台软件MDC Core(含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配套完善工具链,可满足拥堵跟车(TJP)、高速巡航(HWP)、自动泊车(AVP)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所需。
华为MDC产品部总经理李振亚发布MDC 810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DC产品部总经理李振亚表示:“当前,智能驾驶产业节奏明显加快,已经到了量产冲刺阶段。华为MDC坚持平台化标准化理念,通过持续资源投入与研发创新,突破硬件工程、软件工程及安全工程等量产难题。华为MDC,为业界打造最强的专业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加速智能驾驶汽车量产落地。”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突破量产难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克服硬件工程、软件工程、安全工程等诸多挑战,才能真正把底层技术实力转化为工程量产能力。在硬件工程上,要实现防尘防水、防凝露、抗电磁干扰等能力;在软件工程上,作为集中式计算平台,需考虑底层硬件资源的隔离与共享,将平台级的确定性低时延做到最优;在安全工程上,除了满足ASIL D确定性功能安全外,还要对预期功能安全SOTIF有所考虑,同时结合华为公司多年网络安全经验的积累,构建全面的网络安全架构与防护能力。一般来说,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真正达到量产状态,业界平均需要2~3年时间。
MDC自2018年首款产品面世以来,一直在持续积累量产能力。在平台设计之初,严格遵从车规级要求;在平台开发与验证阶段,在实验室完成了200多项DV测试,并实地完成了夏测冬测;在性能调优上,从芯片、平台、OS、算子、AP/CP多个层次进行了深度优化,平台级时延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在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上,构建从底层硬件安全、平台安全、接入安全、应用安全等多层次、立体式的安全防护架构与能力。
作为专业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华为MDC采用“统一硬件架构,一套软件平台,系列化产品”的研发规划。华为MDC系列产品(MDC 210/MDC 300F/MDC 610/MDC 810),基于领先的基础平台与安全架构,提供48~400+ TOPS的弹性算力与丰富的传感器接口,配套持续升级的平台软件MDC Core(含AOS、VOS等),前向兼容长期平滑演进,保护客户历史投资与持续能力积累,覆盖L2+~L5级别自动驾驶的乘用车、商用车、作业车等不同应用场景。
作为智能驾驶产业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华为MDC一直秉承“平台化标准化”的开放发展战略,并将自己定位为: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上下游整合的催化器,智能驾驶产业的黑土地。我们积极与产业界的传感器、执行器、应用算法等生态合作伙伴深入合作,打造传感器生态圈、执行器生态圈以及智能驾驶软件应用生态圈。华为MDC通过开放的计算平台,聚众智成合力,携手伙伴一起加速智能驾驶产业生态的构建,迈入智能驾驶量产新阶段。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开源数据库服务商Percona为PostgreSQL推出透明数据加密(TDE)扩展,填补了该数据库在企业级安全功能方面的空白。该pg_tde扩展目前已包含在Percona PostgreSQL发行版中,可加密磁盘上所有数据库文件,并支持与主流密钥管理服务集成。Percona正努力将此功能纳入PostgreSQL主发行版,帮助用户满足GDPR等法规的加密要求。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SPIRAL框架,通过让AI与自己对弈零和游戏来提升推理能力。实验显示,仅训练AI玩简单扑克游戏就能让其数学推理能力提升8.6%,通用推理提升8.4%,且无需任何数学题目作为训练材料。研究发现游戏中的三种推理模式能成功转移到数学解题中,为AI训练提供了新思路。
西部数据首席产品与工程官Ahmed Shihab表示,公司HAMR技术进展顺利,OptiNAND能提供容量优势。HAMR技术物理原理已突破,正进行制造工艺优化。相比希捷10盘片技术,西数11盘片设计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可更快推向市场。OptiNAND结合UltraSMR算法可实现更高单盘容量。公司采取保守策略,注重可靠性,客户已完成相关软件认证。硬盘在数据经济中仍是基础,在视频监控等写密集型应用中具备成本和耐久性优势。
同济大学团队开发的GIGA-ToF技术通过融合多帧图像的"图结构"信息,创新性地解决了3D相机噪声问题。该技术利用图像间的不变几何关系,结合深度学习和数学优化方法,在合成数据集上实现37.9%的精度提升,并在真实设备上展现出色泛化能力,为机器人、AR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更可靠的3D视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