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5时50分,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使用AI预报广东省多地对流云团将持续增强,预报结果显示未来短时强降雨发生的可能性较大。7时10分,深圳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分区预警,深圳市通知全市中小学生停课,7时至9时,深圳遭遇暴雨袭击,全城道路漫水。
6月22日5时50分,国家气象中心用AI预报未来1小时广东深圳等地将有强降雨发生。
此次国家气象中心预测广东多地区突发强降雨采用的是雷达反射率临近预报AI算法,该AI算法由达摩院和国家气象中心联合研发,实现了全国范围雷达回波的未来0-3小时精细化预报,同时将预测精精度最小为1公里范围,可辅助预报员预测临近时段内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
深圳市气象台于6月22日7时1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随后深圳市全市中小学停课。
强对流天气来势凶猛、变化迅速,因此及时准确的短临天气预报能够有效指导防灾减灾,在公众出行、交通、水利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过去几十年,基于雷达数据的线性外推方法一直是业界预测短临强对流天气的主要途径,但该方法难以对强对流系统的生成、发展、减弱和消散等过程进行预测,预报效果有限。
目前,全球各地气象机构纷纷探索用AI来解决强对流天气预测难的问题。AI能从海量历史数据中,提取对流系统生消演变规律,从而具备较好的强对流系统未来生消演变的预报能力,可解决传统预报方法效率低的难题。
达摩院与国家气象中心联合研发的AI算法在预测精准度和精细度上双双实现突破。该算法采用时空分离的卷积神经网络,利用达摩院自研的方向自注意力卷积,对大气的聚合消散过程进行建模,准确高效的提取时空特征;设计了同化模块,有机结合地形数据、雷达、卫星数据等多源观测数据,可将预报时效延长至3小时;此外,该算法采用全新的生成对抗训练方法,显著提升预报图像的清晰度,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雷达回波实时预报。
据介绍,今年3月,该 AI算法首次在国家气象中心进行业务试验,截至目前,已成功预测多次强天气现象。例如,3月30日贵州多地遭遇冰雹袭击,预报员参考AI的预测结果,进行深入的研判分析,相关部门提前发出预警信息。
2020年9月,达摩院发布天、空、地多源数据精准分析平台AI Earth,该平台可对卫星影像、无人机影像、实时视频流、气象数据、IoT数据等多源地球观测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在气象预测领域,该平台已具备短临天气预测能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威胁呈指数级增长。勒索软件、AI驱动的网络攻击和物联网设备漏洞成为主要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实施和持续监控。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组织应重视员工培训、供应链安全、数据治理和事件响应能力建设。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cholarCopilot,一个革命性的AI学术写作助手。该系统突破传统"先检索后生成"模式,实现写作过程中的动态文献检索和精确引用。基于50万篇arXiv论文训练,引用准确率达40.1%,大幅超越现有方法。在人类专家评估中,引用质量获100%好评,整体表现优于ChatGPT。这项创新为AI辅助学术写作开辟新道路。
AWS Amazon Bedrock负责人Atul Deo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软件变得更便宜和更智能。他在12月re:Invent大会前只有六个月时间来证明这一目标的可行性。Deo表示AI领域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模型每几周就会改进,但客户只有在经济效益合理时才会部署。为此,AWS推出了提示缓存、智能路由、批处理模式等功能来降低推理成本,同时开发能执行多步骤任务的自主代理软件,将AI应用从聊天机器人转向实际业务流程自动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NodeRAG技术,通过异构图结构革新智能问答系统。该方法将文档信息分解为7种节点类型,采用双重搜索机制,在多个权威测试中准确率达89.5%,检索效率提升50%以上,为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带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