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百度研究院发布2022年科技趋势预测,这是其连续第三年发布对前沿科技趋势的展望。
今年上榜的科技趋势预测涵盖了AI核心技术、交叉学科与跨领域研究,以及AI的产业及社会价值三个层面,包括预训练大模型、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应用于科学研究)、基于AI的生物计算、隐私计算、量子软硬一体化、自动驾驶、深空探测、人机共生、绿色AI、普惠AI等领域。
“核心技术快速演进、跨领域联结力增强、产业底座愈发坚实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引领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百度CTO、百度研究院院长王海峰在序言中表示,“希望在不确定的时代中,以AI为灯,照亮创新之路;以AI为桨,划起发展之舟。”
首先,AI核心技术持续突破演进,融合创新愈加显著。
以预训练大模型为例,大模型基于海量数据进行自监督学习,使用统一的模型和范式解决各类AI任务,打破了传统技术对于大规模标注数据的依赖,显著提升了AI模型的效果、通用性及泛化性。知识增强、跨模态、跨语言等技术路径激活了大模型的想象空间,呈现出多技术融合、多学习方式共同演进的趋势,并逐渐实用化。
其次,在交叉学科与跨领域研究中,AI构成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的通用变量。
人工智能应用于科学研究,即AI for Science新兴研究领域出现,有望带来科研范式的改变;基于AI的生物计算仍将高速发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场景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为保证数据和隐私安全,隐私计算技术受到关注,将成为数据价值释放的突破口和构建信任的基础设施;量子软硬一体化方案成为主流趋势,现实需求加速量子计算与各行业融合创新。
第三,在产业及社会价值方面,AI正在推动自动驾驶、航天航空、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发展,并助力实现 “双碳”、科技普惠等目标。
自动驾驶技术进入无人化落地新阶段,多元“汽车机器人”不断涌现,连接技术与场景;AI技术与航天科技融合创新,推动深空探测迈向智能化的新阶段;新冠疫情为人们的交流设置了“社交距离”,数字技术的发展缩短了这一距离,加速了人与数字人、机器人的共生,虚实结合与智能交互技术将快速融入生产生活;绿色低碳更多纳入AI蓝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AI更加包容普惠,价值创造导向使中小企业、弱势群体的需求得到更多关注。
这是百度研究院连续第三年发布对前沿科技趋势的展望。此前,百度研究院关于数字人、虚拟人将大批量出现、“数字交通运营”将成为关键推动力等多条趋势预测都已逐步实现。
附百度研究院2022年科技趋势预测(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与Anthropic达成合作协议,为Microsoft 365 Copilot用户提供Claude AI引擎选项。商业版Frontier Copilot用户可选择Claude Opus 4.1和Sonnet 4等模型,但需管理员权限。这标志着微软正在超越OpenAI,采用更开放的AI代理方式。微软已在Visual Studio中集成Claude,并在Azure中加入Grok AI。微软AI CEO表示,公司将基于他人最佳技术构建应用,而非追求AI领导地位。
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研究发现,主流视觉语言模型在将图像转换为文字描述时会丢失40%-90%的视觉信息。研究开发了两种创新方法来量化这种信息丢失:邻居关系分析和嵌入重建技术。实验表明信息丢失直接影响AI的检索和问答性能,研究还实现了丢失区域的精确可视化,为优化AI视觉系统提供了重要工具。
OpenAI发布ChatGPT脉冲功能,这一推送特性可根据用户聊天历史自动生成个性化每日更新。该功能目前向Pro订阅用户开放,通过分析用户聊天记录、偏好设置以及Gmail和谷歌日历连接,AI模型在夜间进行研究,次日清晨以卡片形式推送相关信息。用户可通过点赞或踩的方式提供反馈。这标志着OpenAI向主动式AI助手转变的重要一步。
阿联酋研究团队创建了PersonaX数据库,包含超过1.3万人的多模态性格分析数据。通过整合面部照片、背景信息和AI生成的行为特征描述,研究首次实现了大规模的跨模态性格分析。团队开发的双层分析框架不仅能发现统计关联,还能揭示深层因果关系,为理解人类性格特征提供了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