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作画的概念越来越火,谷歌、微软、OpenAI等巨头纷纷入局,诞生了Disco Diffusion、Wombo、Mdijourney、Dall-E2等AI绘画工具。一般来讲,用户只需要输入关键词,选择特定绘画风格,如“月全食,超级血月,暗色调,电影灯光”,就可以生成相应的画作,并根据成品进行调试。
毋庸置疑,艺术家的专业性在AI作画上仍能体现,因为他们更了解艺术风格、构图,有更强的审美,知道如何调试作品。随着AI技术的发展,艺术家们则开始思考,AI创作的根本来源仍是通过算法对人们的模仿,这究竟能否被称为艺术品?而AI的发展又是否会在未来取代普通的艺术创作者?
(关键词左图:穿婚纱的美女,华丽高清,3d; 右图:女神 由一帧秒创AI作画生成)
业界认为,艺术本身是多元的,AI的创作并不会替代艺术家们的创作,二者各自有着不同的特征,市场定位也有所不同。艺术家们的创作有着自身的个性表达,具有不可替代性,而AI技术虽然能够创作艺术作品,目前更多的仍是辅助艺术家进行创作,创作者借助AI技术来实现更好的作品。
(用一帧秒创AI作画生成的萌宠表情包)
同时,从技术层面来看,AI为艺术创作拓宽了视野,与数字文创产品的融合也增强了沉浸感。此外,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是降低了创作门槛,让更多人能够进行艺术创作,这是AI对艺术市场带来的正向作用。未来,AI将颠覆内容生产,开启“人机共创”模式,创造出更加新鲜、多元的创意内容。
随着众多参与者的入局,AI作画在国内一直热度不减。11月7日,一场以“人人都是AI艺术家”为创作口号的AI作画大赛在微博上拉开序幕。这场AI作画大赛由@一帧秒创和@微博视频号共同发起,旨在探索元字宙未来艺术的创意生产方式,以及 AIGC带来的新业态、新模式。基于微博平台的社交互动属性,一帧秒创期待更多普通人参与到AI作画大赛当中,让每个人都成为“艺术家”。
据了解,本次AI作画大赛中,用户只要使用「一帧秒创-AI作画工具」生成绘画作品,在微博带话题词#AI作画大赛#发布作品,即可有机会角逐最佳AI绘画作品奖,赢得系列惊喜奖励。活动期间,主办方一帧秒创官微将不定期转发翻牌优质博文,被翻牌博文可获定制马克杯/画框!优质博文作品还将有机会获得24小时热门粉条、话题页热门展示等多种博文曝光资源。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与Anthropic达成合作协议,为Microsoft 365 Copilot用户提供Claude AI引擎选项。商业版Frontier Copilot用户可选择Claude Opus 4.1和Sonnet 4等模型,但需管理员权限。这标志着微软正在超越OpenAI,采用更开放的AI代理方式。微软已在Visual Studio中集成Claude,并在Azure中加入Grok AI。微软AI CEO表示,公司将基于他人最佳技术构建应用,而非追求AI领导地位。
哥本哈根大学等机构研究发现,主流视觉语言模型在将图像转换为文字描述时会丢失40%-90%的视觉信息。研究开发了两种创新方法来量化这种信息丢失:邻居关系分析和嵌入重建技术。实验表明信息丢失直接影响AI的检索和问答性能,研究还实现了丢失区域的精确可视化,为优化AI视觉系统提供了重要工具。
OpenAI发布ChatGPT脉冲功能,这一推送特性可根据用户聊天历史自动生成个性化每日更新。该功能目前向Pro订阅用户开放,通过分析用户聊天记录、偏好设置以及Gmail和谷歌日历连接,AI模型在夜间进行研究,次日清晨以卡片形式推送相关信息。用户可通过点赞或踩的方式提供反馈。这标志着OpenAI向主动式AI助手转变的重要一步。
阿联酋研究团队创建了PersonaX数据库,包含超过1.3万人的多模态性格分析数据。通过整合面部照片、背景信息和AI生成的行为特征描述,研究首次实现了大规模的跨模态性格分析。团队开发的双层分析框架不仅能发现统计关联,还能揭示深层因果关系,为理解人类性格特征提供了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