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受2022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主办方委托成功开展“ICT中国(2022)案例征集及发布”活动,由云南移动和华为联合申报的“AI赋能算力网络平台创新项目”荣获最佳创新应用案例。
据了解,“ICT中国(2022)案例征集及发布”活动旨在推进ICT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为城市或行业ICT深度应用寻找“中国样本”。
AI赋能算力网络平台创新项目是在东数西算规划以及算力网络概念下,云南移动与华为携手打造的创新项目,目的是在AI算力网络方面先行先试,通过AI算力综合赋能平台以及云边算力智能调度,赋能智慧城市、天文研究等对人工智能有强算力需求的场景。
智慧城市场景中,通过在昆明中心侧部署AI训练平台和推理平台,在地市边缘部署AI推理平台,视频数据在边缘推理平台进行实时计算,可快速识别垃圾管理、道路管理等各种场景,并上报给城市管理部门进行闭环处理,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同时视频数据推送到中心侧进行模型训练、校准,实现云边的训推一体化协同。

天文研究场景中, AI算法在任务要求的时间内实现多通道天体数据的同步分析,达成目标天体的自动检索、提取,分类和图像分析的天文科研需求。该场景主要验证基于算力网络的AI综合赋能平台如何通过提供AI算力解决天文搜星中海量数据边存边算的技术难题,进而大幅缩短新天体的发现和发布时间。后期社会化算力和云南移动自有算力将实现并网融合管理,探索“政产学研用”算网协同运营新模式。

此外,在AI赋能算力网络平台的数据传输和模式交换过程中,为保证网络质量,采用了最新的SPN切片和全光交换等技术。通过SPN 10M颗粒切片通道,实现业务确定性承载,并能按需弹性扩容业务通道,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跨地市业务通过OXC全光交叉一跳直达,实现确定性承载。
技术创新上,AI赋能算力网络平台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建设,全栈自主创新,更好的实现数据赋能、模型赋能、应用赋能。昇腾AI联合合作伙伴为云南移动提供应用创新所需的数据管理、算法仓、应用开发所需行业SDK以及云边协同能力支持应用部署等,助力5G、人工智能、云与行业领域渗透融合,构建生态体系,将创新结果转化落地,服务千行百业。
接下来,云南移动将携手华为继续加大算力网络应用场景探索,结合云计算、全光网络等技术,完善AI算力网络能力,为助力公司构建“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打好坚实“地基”,服务数字云南高质量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新加坡人工智能机构与阿里云发布全新大语言模型Qwen-Sea-Lion-v4,专门针对东南亚语言和文化特色进行优化。该模型结合阿里云Qwen3-32B基础模型和大量东南亚地区数据集,在东南亚语言模型评估榜单中位居开源模型首位。模型支持119种语言,能在32GB内存的消费级笔记本上运行,采用字节对编码技术更好处理非拉丁文字,并具备3.2万词元上下文长度,可执行文档级推理和摘要任务。
这项由CMU与亚马逊AGI联合完成的研究揭示了当前AI系统的重大缺陷:即使最先进的模型也不知道何时该说"我不知道"。研究团队开发的RefusalBench评估系统通过176种语言操作技巧动态生成测试案例,发现顶级AI在多文档任务中的拒绝准确率低于50%。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标准化测试工具,更为构建诚实可靠的AI系统指明了方向。
AI智能体是下一代业务自动化工具,不仅能对话交流,还能执行复杂任务。与ChatGPT聊天机器人不同,它们可在最少人工干预下规划并完成工作。文章介绍了五个高影响力应用:自动化客户服务解决方案、销售CRM管理、合规自动化、招聘筛选与排程、市场情报报告。这些应用都具有重复性工作流程、依赖结构化数据、遵循可预测规则等特点,能够释放员工宝贵时间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
这项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腾讯开发的LaSeR技术,发现了AI在生成答案最后一刻会无意中透露对答案质量的评估。通过观察这个"最后一词效应",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让AI高效进行自我评估的方法,在几乎不增加计算成本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了AI的自我验证能力,为构建更可信的AI系统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