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移动CEO傅盛:中国机器人在海外“大有前途”
中国的机器人在海外之所以卖得这么好,除了质量过硬外,也与智能机器人能切实降本增效有关系。傅盛称,海外由于人工成本较贵,例如餐厅里用一个机器人就能省下一部分服务员的成本,实实在在减少人员开支,对他们来说,这都是能算得过来的账。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现在十分先进,在海外有充足的竞争力。对当地来说,中国企业过去建厂,对他们也有帮助,这是一种双赢。”猎豹移动创始人兼CEO、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谈及中国企业出海话题。

“同样产品我们能做到比别人便宜很多,而且质量也更好。”傅盛举例,我们的机器人现在韩国有不错的销路,当地的LG机器人价格是我们两倍以上,但是智能化水平还不如我们。在日本也是一样的,我们造的一些机器人,其智能化水平连一些老工程师都感到惊讶。
中国的机器人在海外之所以卖得这么好,除了质量过硬外,也与智能机器人能切实降本增效有关系。傅盛称,海外由于人工成本较贵,例如餐厅里用一个机器人就能省下一部分服务员的成本,实实在在减少人员开支,对他们来说,这都是能算得过来的账。
当然,中国企业出海并非一帆风顺,地缘政治等因素给中国科技企业的出海带来了不少困扰。傅盛称,“猎豹移动就曾经因为地缘政治原因被海外某平台下架,尽管我们没有任何问题。”
在他看来,很多中国的创业者对海外法律法规和合规性要求了解不足,这也给出海之路带来困难。“但实际上,中国企业走出去,对海外一些国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傅盛解释,“通过建厂能提高当地生产效率,他们也会受益,因为招聘的都是当地人,企业还会给当地培养一些管理人才,可慢慢地把当地生产水平提上来,未来这可能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资料显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中国已连续十一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470台,十年间增长近19倍;服务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英特尔CEO陈立武警告,除非有"重要外部客户"保证利润,否则可能停止14A半导体制程投资。他表示,英特尔18A前的制程可仅靠自有产品获得合理回报,但14A制程的资本成本增加,需要外部客户才能实现可接受回报。如果实施这一决定,可能意味着英特尔无法继续遵循摩尔定律,这对半导体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浙江大学团队开发的LAPO方法成功解决了AI推理模型"过度思考"问题,通过两阶段训练让AI学会根据问题复杂度自主调整推理深度。实验显示该方法将计算用量减少40.9%的同时准确率提升2.3%,为AI系统的智能化和实用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突破。
Dispo社交网络和约会应用Teaser AI联合创始人Daniel Liss创立了钢铁制造公司Nemo Industries。该公司计划利用AI技术优化生铁生产,并自建熔炉设施。Liss认为从创立之初就使用AI的公司将比竞争对手拥有20%-30%的利润优势。公司此前已融资2820万美元,目前正与现有投资者洽谈1亿美元A轮融资,并获得两个南方州超过10亿美元的激励措施承诺。
本研究提出了首个针对视觉自回归模型的测试时缩放框架TTS-VAR,通过自适应批次管理、聚类式多样性搜索和重采样式潜力选择三大策略,将AI图像生成质量显著提升8.7%。该框架巧妙地将生成过程视为路径搜索问题,在早期保持结构多样性,后期进行智能选择,实现了计算效率与生成质量的双重优化,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