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谷歌重要工程师、现任 Civo 非执行董事(他说"主要是顾问角色")的 Kelsey Hightower 认为,科技行业每隔几年就会重新定义自己。他希望有人能编写一份术语词汇表,因为软件就是软件,不管它被叫做什么。
去年,Hightower 曾向我们表示他计划置身于当前席卷整个行业的生成式 AI 浪潮之外。最近在 Bluesky 上,他再次重申了"完全避开这波 AI 浪潮"的决心:"如果他们愿意花时间和金钱来训练人工智能,为什么我不把同样的精力投入到真实的智能上呢?"
虽然选择避开当前的 AI 浪潮,但这并未阻止这位工程师深入观察技术格局。他抱怨行业总是用新词来描述相同的旧事物,同时呼吁云技术不仅要考虑扩展,还要考虑降维。
Hightower 说得有道理 —— 尽管 AI 代理很流行,但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它们本质上还是软件。有些只是连接器,有些则只是穿着华丽外衣的工具程序。Hightower 希望有一份明确的术语定义词汇表,去除那些可能对股价有利但对工程师没什么帮助的神秘色彩。
毕竟,代理说到底不过是处理数据的软件。
"给我们一份词汇表吧,"他在与 The Register 交谈时笑着说,"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我们在评估什么!"在 Hightower 看来,生成式 AI 和大语言模型都是需要解码和理解的黑盒子。
"当越来越多在 OpenAI 和 Nvidia 等公司工作的人离职后开始讲述他们在内部的工作经历时,我们就能逐渐理解真相。DeepSeek 事件就是一个让人清醒的时刻。"
Hightower 承认一些 AI 供应商(尤其是 OpenAI)会强烈抗议:"他们偷了我们的东西!"但他最终认为这个事件只是一个检查点:"所以我们都在深入了解这个黑盒子,随着时间推移,黑盒子就会变成软件栈中的另一个组件,然后我们就会继续前进..."
"担忧在于,"他说,"如果人们看到黑盒子里面并发现里面并没有什么魔法...那这个行业会怎么样?"
按照 Hightower 的说法,有些人可能会惊慌地说"我们需要这种兴奋来维持股市!"确实,现在有不少公司的估值都建立在 AI 的承诺之上,尽管其中大多数与其说是终结者,不如说更像是自动补全功能。
Hightower 对 AI 的看法似乎与 Civo 的立场不同。Civo 上周在美国推出了其 Flexcore 设备和主权 Relax.ai 服务。在主题演讲和公司的美国 Navigate 活动中,CEO Mark Boost 表示 AI 工具有潜力让工程师直接描述需求而不是编写代码。
Hightower 以他一贯的风格告诉 The Register:"你们都可以随心所欲。如果你只想做一个画框图的架构师,那就这样吧。我不会参与其中。我会选择继续理解框里面是什么。"
可惜的是,并非每个工程师都能像他这样自由地拒绝完全投入到 AI 炒作中的管理层的要求。
数据回归本地
在美国 Navigate 活动上,Civo 在北美市场推出了 FlexCore 设备(一个包含公司软件栈的 2U 机箱),同时有报告显示,面对不断上升的成本,企业正在认真考虑将云工作负载迁回本地。
根据 Civo 委托的研究显示,82% 的高级 IT 主管计划在未来 12 个月内转移更多工作负载,更多组织预计会增加私有云支出。
Civo 的 CTO Dinesh Majrekar 告诉 The Register,成本在决策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你要和那些过去签署一张可以用三到五年的硬件支票的 CFO 们对话,而现在他们在公共云上每月的支出就相当于那个数额。很多关于数据回归的讨论都源于此。"
抛开 AI 不谈,Hightower 正在利用他在 Civo 的顾问职位为公司的 FlexCore 设备方案提供建议。其中一个建议促成了主题演讲中的演示:使用该设备建立私有云,并可以在与公司其他服务相同的界面上进行管理。
FlexCore 设备上周在北美市场推出,包含了 Civo 的完整软件栈。Civo 正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部署这款设备,这意味着客户可以拥有与 Civo 自己的云使用的相同硬件的私有设备。
私有区域概念引起了 Hightower 的兴趣,因为它填补了云巨头未能服务的市场空白。"如果你是地图上的一个小国家,而且没有主要云提供商将你列入即将开放的区域名单中,那你就出局了;你甚至不在收入预测中。没人在乎。"
Hightower 正在展望未来。他不仅期待 FlexCore 设备可以在任何地方连接以满足特定的企业或监管需求,或加速区域扩展,还期待设备所有者/运营商甚至可能向外提供其设备上的闲置容量。
"那将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可能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