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圣何塞 — 周二上午,英伟达 CEO 黄仁勋身着标志性皮夹克,不借助提词器登上 SAP 中心的舞台,发表了如今已成为科技行业最受瞩目的主题演讲之一。2025 年 GPU 技术大会 (GTC),被黄仁勋称为"AI 界的超级碗",恰逢英伟达和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关键时刻。
"过去这一年令人惊叹,我们有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内容要分享,"黄仁勋对着座无虚席的会场说道。随着 AI 从小众技术发展成为重塑整个行业的基础力量,现场观众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今年的演讲备受关注,此前中国初创公司 DeepSeek 发布了高效的 R1 推理模型,引发市场动荡,导致英伟达股价暴跌,市场担忧其昂贵 GPU 的需求可能下降。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仁勋全面阐述了英伟达的未来愿景,强调了数据中心计算的明确路线图、AI 推理能力的进步,以及在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大胆布局。演讲展现了一家致力于保持 AI 基础设施主导地位,同时拓展其技术创造价值的新领域的公司形象。演讲期间英伟达股价下跌,当天收盘跌幅超过 3%,表明投资者可能期待更具戏剧性的公告。
但如果要总结黄仁勋的核心信息,那就是:AI 不会放缓脚步,英伟达也不会。以下是 GTC 2025 的五个最重要要点,从突破性芯片到实体 AI 的布局。
【Blackwell 平台量产,性能较 Hopper 提升 40 倍】
作为英伟达 AI 计算战略的核心,黄仁勋表示 Blackwell 平台现已"全面量产",并强调"客户需求非常强劲"。这是继此前黄仁勋所说的早期生产"小问题"之后的重要里程碑。
黄仁勋对比 Blackwell 和其前代产品 Hopper 时指出:"搭载 Dynamo 的 Blackwell NVLink 72 的 AI 工厂性能是 Hopper 的 40 倍。"这一性能飞跃对推理工作负载尤为重要,黄仁勋将其定位为"未来十年随着 AI 规模扩大最重要的工作负载之一"。
【下一代 Rubin 架构发布,多年路线图明确】
为了让企业客户和云服务提供商对英伟达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黄仁勋详细介绍了直到 2027 年的 AI 计算基础设施路线图。对硬件公司来说,这种对未来产品的透明度很不寻常,但反映了 AI 基础设施所需的长期规划周期。
【英伟达 Dynamo 成为 AI 工厂的"操作系统"】
最重要的公告之一是英伟达 Dynamo,这是一个旨在优化 AI 推理的开源软件系统。黄仁勋将其描述为"本质上是 AI 工厂的操作系统",类比传统数据中心如何依赖 VMware 等操作系统来编排企业应用。
【实体 AI 和机器人技术成为焦点,开源 Groot N1 模型】
在主题演讲最引人注目的时刻,黄仁勋展示了在机器人和实体 AI 领域的重大布局,高潮是一个名为"Blue"的星球大战风格机器人走上舞台与黄仁勋互动。
【与通用汽车合作,全面进军自动驾驶和工业 AI】
作为英伟达将 AI 从数据中心扩展到实体世界战略的收官之作,黄仁勋宣布与通用汽车达成重要合作,"共同打造其未来自动驾驶汽车车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工智能能耗问题引发关注,量子计算或成解决方案。量子硬件在某些方面更适合AI底层数学运算,但目前错误率仍偏高。研究人员正着手准备,以便在硬件就绪时运行AI模型。本文探讨了量子AI的潜力,包括量子电路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将经典图像数据输入量子处理器的方法,以及在真实量子硬件上运行AI算法的初步尝试。
一项针对科技行业女性的调查显示,维持工作生活平衡是她们面临的最大挑战。45%的受访者表示在工作中难以平衡工作和生活,近30%认为性别偏见和歧视是最大障碍。尽管女性在科技行业的比例正在缓慢增长,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包括缺乏包容性文化、职业发展机会不平等等。调查还揭示了灵活工作政策、平等的育儿支持和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对吸引和留住女性人才的重要性。
亚马逊CEO Andy Jassy在年度股东信中强调了大规模投资AI基础设施的必要性。他认为这是一个"一生一次重塑一切"的机会,现在投资将确保未来的强劲回报。亚马逊已在生成式AI、Alexa助手升级和Anthropic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计划在2025财年将资本支出增加到1000多亿美元,主要用于扩建AI数据中心能力。Jassy相信AI将重塑几乎所有客户体验,并实现以前只能幻想的新体验。
企业 AI 公司 Writer 推出新平台"AI HQ",旨在帮助企业弥合 AI 潜力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该平台通过构建、激活和监督能执行复杂工作流程的 AI"代理",实现企业软件的重大变革。Writer 的 AI 代理可以自主决策、推理和跨系统行动,有望提高企业 AI 应用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