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公司阿里巴巴于周一发布了 Qwen 3 系列 AI 模型,该公司声称这些模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与 Google 和 OpenAI 提供的最佳模型媲美甚至超越它们。
大多数模型目前已经或将很快可通过 AI 开发平台 Hugging Face 和 GitHub 在 “open” 许可 下下载。它们的参数规模从 6 亿到 2350 亿不等。参数大致对应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参数越多,模型的表现越好。
像 Qwen 这样由中国发展起来的模型系列的崛起,加大了对像 OpenAI 这样的美国实验室提供更强大 AI 技术的压力。同时,这也促使政策制定者实施限制措施,以限制中国 AI 公司获取训练模型所需芯片的能力。
据阿里巴巴介绍, Qwen 3 模型是 “混合式” 模型,这意味着它们既可以花费较长时间 “推理” 解决复杂问题,也可以快速响应简单请求。推理使得这些模型能够有效地自我核查,与 OpenAI 的 o3 等模型类似,但代价是较高的延迟。
Qwen 团队在博客中写道:“我们已将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无缝整合,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思考预算控制选项。此设计使用户能够更轻松地配置针对具体任务的预算。”
阿里巴巴表示, Qwen 3 模型支持 119 种语言,并在近 36 万亿个 Token 的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Token 是模型处理的原始数据单位; 100 万个 Token 约等于 75 万个单词。阿里巴巴称, Qwen 3 的训练数据包括教科书、“question-answer pairs”、代码片段、 AI 生成的数据等多种内容。
阿里巴巴表示,这些改进以及其他优化大幅提升了 Qwen 3 相较于前作 Qwen 2 的性能。在编程比赛平台 Codeforces 上,最大的 Qwen 3 模型 —— Qwen-3-235B-A22B —— 刚刚超越了 OpenAI 的 o3-mini 与 Google 的 Gemini 2.5 Pro。Qwen-3-235B-A22B 在最新版本的 AIME (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数学基准测试)和 BFCL (一项评估模型 “推理” 问题能力的测试)中也超越了 o3-mini。
但 Qwen-3-235B-A22B 尚未公开发布 —— 至少目前还没有。
最大的公开 Qwen 3 模型 Qwen3-32B 仍与多种专有及开放的 AI 模型保持竞争优势,包括中国 AI 实验室 DeepSeek 的 R1。Qwen3-32B 在包括编码基准测试 LiveCodeBench 在内的多个测试中均超过了 OpenAI 的 o1 模型。
阿里巴巴表示, Qwen 3 在调用工具能力、遵循指令以及复制特定数据格式方面表现 “出色”。除了可供下载的模型外, Qwen 3 还可以通过云服务提供商 Fireworks AI 和 Hyperbolic 获得。
AI 云托管服务 Baseten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Tuhin Srivastava 表示, Qwen 3 是开放模型在追赶 OpenAI 等封闭系统趋势中的又一里程碑。
他在给 TechCrunch 的声明中表示:“美国正在加大对向中国销售芯片和从中国采购的限制,但像 Qwen 3 这样既先进又开放 [ … ] 的模型无疑将被国内使用。它反映出企业既在自主开发工具 [ as well as ] 也在通过 Anthropic 和 OpenAI 等封闭模型公司购买现成产品的现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技术发展推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重构,新一代AI加速器使机架密度超过100千瓦,部分高达600千瓦,传统冷却系统面临极限。液体冷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0%,成为增长最快的数据中心冷却细分领域。这不仅是冷却升级,更是架构演进。支持高密度AI工作负载需要从设施设计、散热、管道到配电和机架集成的全面重新思考,热管理已成为跨学科挑战。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高通发布新款骁龙X2 Elite Extreme笔记本处理器,经测试其性能已与苹果M4芯片基本持平。然而这种平衡可能无法持久,因为苹果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推出M5芯片,届时将重新拉开性能差距。尽管高通成功实现了英特尔未能做到的追赶,但当搭载骁龙新芯片的PC笔记本上市时,苹果可能已经再次领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